怒吼吧,黄河!

文·【瞿建青】


朋友,您到过黄河吗?您可听过黄河?也许您曾对着那奔腾不息的河流感慨过,也许您曾被那首振撼人心的“黄河”激动过,当“黄河”的主题再次在您耳畔回响,您是否会再一次激动不已呢?

“黄河大合唱”自从在冼星海先生笔下涌出以来,已被改编成钢琴协奏曲,国内外许多著名钢琴家演奏过此曲,多少年来为人们所称颂。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屹立在世界的音乐舞台上。记得我第一次听此曲还是在我年少时期,虽不很理解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当我用扬琴演奏此曲,我深深地为之激动、振奋,甚至于有不能自拔之感。

扬琴协奏曲“黄河”之作曲家、指挥家瞿春泉先生改编的,1990年12月星海艺术团研究会呈献的音乐会上推出首演,着实令人吃惊不小,擅长表现欢快、活泼演奏风格的扬琴,怎么表现如此气势的四乐章协奏曲,联合早报已醒目的标题把此曲誉为“世界首演”,继而引来电视台作新闻采访,首演后受到了观众们的肯定。1991年已相当优势入围“上海之春”(第十四届),评委会给予高度评价,并获得优秀演奏奖和作品将,令海内外音乐权威对扬琴刮目相看,不得不重新人士一下扬琴的魅力!也激发了多位作曲家想为扬琴写曲。

此曲让人们看到扬琴除了擅长表现欢快、活泼、抒情以外的另一天地,同样也能表现雄伟之气势,深沉、委婉、痛苦之情感。从钢琴改编来技术上带来了相当难度,许多手法都是以前扬琴没有用过或少用的,如三对四、二对六、快速顿音、独立性很强的复调、快速八度三连音等,把扬琴的技艺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推动了扬琴艺术的发展。假如拿它同钢琴作比较,我觉得没有意义,创作原意旨在开拓提高扬琴和民族乐队的范围、表现力(如同“梁祝”有许多版本一样)。

这首乐曲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歌名精神和雄伟气概。乐曲有着如此深刻的立意,雄伟的气度给了我无比的力量,每当我演奏时,随着第一个音符响起,我的情绪就如那汹涌磅礴的波涛一样起伏跌宕,全身心与黄河在一起,一起翻滚、流淌、追溯、控诉、呐喊、憧憬,有时激动地觉得心快跳出来了,血液在沸腾、心中在呐喊,我深深地被打动、深深地沉浸……。

一首作品的诞生来源于作曲家的灵感、激情,演奏者必须具备相当的激情去捕捉乐曲之神韵。感动自己,再去感动观众,我把一首作品的成功分为三个创作阶段,作品--作曲家的第一创作;演奏--演奏家的二度创作;观众--参与“创作”(听观众的投入,难道不也是一种创造吗?)。三者缺一不可,这其中的问题是演奏者如何去挑选作品,怎样去演绎,怎样感染观众。真要感谢原作和改编者为扬琴带来广阔的表演空间,我想每一位独奏者总是希望找到一首能全面表现,带来极大满足感的优秀作品。至今我已与上海民族乐团、上海电影乐团、新加坡星海艺术研究会及剧场艺术团合作演出录音。

此刻,我的耳畔又一次响起了“黄河”的主题,奔腾吧,怒吼吧,黄河!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