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文 · 窦小勋

柴可夫斯基——一位用德文写作俄罗斯题材小说的俄罗斯作曲家。当代最伟大的、最受德国音乐界欢迎的俄罗斯作曲家(至少卡拉扬是这样认为的)。

在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音乐界,以巴拉基列夫和评论家斯塔索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被称为“强力集团”或“五人团”。成员有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l科萨科夫和中心人物巴拉基列夫。他们视格林卡为旗帜,致力於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而走上专业创作道路,从事搜集、整理和改编俄罗斯民歌,创作取材于祖国历史、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歌剧、交响音乐、器乐乐曲和歌曲。

柴可夫斯基虽然处於同一时代,也是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但因为经历和性格的不同,在作品上与他们有较多的出入。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最早接受学院教育的专业作曲家,较多地学得西欧的作曲手法,与他对俄国社会的动荡感受、个人心理气质以及对本国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对民间音乐的热爱相结合,显示出其特有的个性和悲剧性风格。他的旋律极其丰富,有擅长呼吸的抒情旋律,以适应其强烈的感情宣泄。

从文学的角度理解,柴可夫斯基实际上就是一位用德文写作俄罗斯题材小说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受到世界各地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普遍欢迎。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现在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柴可夫斯基写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后,把它题辞献给当时杰出的小提琴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奥尔,可是奥尔却认为这一作品在技术上有许多困难,不适合小提琴演奏,并且和声太古怪,效果难以想象,所以干脆拒绝演奏。这是因为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的旋律起伏较多,分句不明显,使演奏者一时难以适应。一旦找到规律,柴可夫斯基那优美旋律就成为小提琴家们扬长避短的利器,是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首选曲目。Joshua Bell和郑京和的第一张CD都选定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由于这首乐曲是柴可夫斯基受到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打破了乐队在协奏曲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的规律。因此,1881年的维也纳“知音乐队”认为它配器太笨重,和独奏小提琴不相称,预演之后就拒绝正式演出。小提琴家布鲁德斯基征得柴可夫斯基同意,将协奏曲个别地方稍加改动,于同年12月4日由维也纳“知音乐队”协奏演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维也纳演出后,柴可夫斯基就把它献给了勇敢的小提琴家——布鲁德斯基。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乐队的前奏向人们揭示了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符点节奏的特征,小提琴独奏短短四小节的引子向大家揭示了呈示部主题的旋律特点。十六分符点的节奏音型贯穿着呈示部的主题,悲痛而又撕心裂肺的呈示部副题衬托出呈示部主题的激愤,旋律中多次出现了切分音,副题旋律的移低八度更加强了悲壮的气氛。副题旋律通过三次不同音域的改变使乐曲进入了呈示部第三部分。呈示部第三部分甚至可被看作为发展部的一部分(承上启下)。经过激愤的主题和悲壮的副题,发展部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积极奋进的形象。华采段以类似号角般的和弦揭开了呈示部主题和副题之间的抗争,主题和副题分别音调的变形加强了主题和副题之间冲突的尖锐性。而这种紧张的情绪在华采段最后的颤指中得到了迅速的消融,回到了呈示部主题比较宁静的氛围,乐曲进入了再现部。柴可夫斯基在这里并没有简单重复呈示部,他将副题旋律的处理从呈示部由高移低八度改为由低移高八度。正是这个点睛之笔使得再现部一扫呈示部的悲壮气氛,并为第二乐章乃至第三乐章的狂欢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一乐章结束在一片变化的分解和弦中。

第二乐章:短歌,采用ABA的三段体。乐队以传统的木管五重奏形式出现,小提琴在g小调上奏出的第一主题依然充满着淡淡的忧伤,相对较低的音域为第二主题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第二主题旋律由g小调转向明朗的E大调,使情绪为之一变,音乐变得激动而开朗,加强了两个主题之间的对比。再现的第三段一反常态地采取了重复(通常只在第一段重复),第一主题的移高八度为第三乐章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突然出现了光彩夺目的和弦把人们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

第三乐章:终曲,ABABA回旋奏鸣曲形式。小提琴的引子反复强调着第一主题的动机,俄罗斯民族在篝火旁的狂欢震撼地上演了,以后十六分节奏特征的主题具有俄罗斯风格激烈地敲击之感,辅以充满激情的跳弓,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副题的第一主题展现了哥萨克醉汉狂舞的形象,隐隐约约地显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祖先几代人为沙皇征战的情形。副题非常煽情的第二主题是第三乐章点睛之笔,再次给予演奏者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在第一主题经过两次再现后,乐曲最后结束在加入各种变化和弦的跳弓中(三乐章连续演奏)。

我所拥有的录音里,以David Oistrakh最富有哲理性。从呈示部主题到第三乐章的狂欢环环相扣,是两位煽情大师的天和之作。由于揉弦的问题,音准经常偏高。第一乐章有些小失误。第三乐章不够粗犷,跳弓有些失控。

Nathan Milstein的发音最好,技术极为流畅。基本功、协调性、把握性俱佳。第三乐章对比幅度最大,第三乐章的副题表现出一种自然美。

Jascha Heifetz的第一乐章刀光剑影,发音象一把充满豁口的剑,亢奋的揉弦有一种杀红了眼的感觉,尖锐的重音犹如一把把利剑,剑剑刺中要害。第二乐章朦胧的音色使乐曲更具媚力。第三乐章有点草率。整个乐曲技术上很有特点,但不平衡。

Gidon Kremer的表现最全面,得到Oistrakh的真传,音乐处理完全在Oistrakh的框架内。技术更清晰,音色变化多,发音明亮,穿透力十足,揉弦更好。只是两个副题没有Oistrakh那样地煽情。

Joshua Bell的音色最令人惊艳(特别是高音)。左手手指动作极为敏捷,音色变化丰富。第三乐章的跳弓是弱项。

Vladimir Spivakov的第一乐章的呈示部有点手冷,有部分半音音阶失控,到了华采段才恢复正常。第三乐章跳弓很随意。

Viktoria Mullova的录音效果最好,但小提琴发音略显干涩,基本功没亮点。第三乐章跳弓时换弦不好,第三乐章的第二次副题是本乐曲中发挥最好的部分。

最后两位提琴家Vladimir Spivakov及Viktoria Mullova的乐曲处理和前五位略有不同。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