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的灵魂

文·【罗宾唐】

贝多芬可说是欧洲艺术史上最为人称许的作曲家,故有"音乐界的莎士比亚"之称。贝多芬出身音乐世家,后人对他的早年生涯众说纷纭,现在已难加以考证,不过可确知他在十岁前已开始崭露其不凡的音乐天分。

贝多芬在波昂的孩提与少年时期曾拜海顿与莫扎特为师,严父更无时无刻地督促他勤加练习钢琴,故他在早年就已在钢琴方面展露了惊人天分,尤其是在即兴演奏上更是无人能出其左右。

贝多芬于1792年到达音乐之都维也纳,以超群的钢琴技艺带来不小的震撼,只有在维也纳这个音乐之都,贝多芬傲人的才华才得以充分发挥,以演奏家的身份迅速地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名声与地位,同时博取了爱乐者们的崇敬,继而又以作曲家的身份得到王公贵族们的肯定,进而与之平起平坐。

贝多芬脾气之烈人所共知,他的火爆脾气随时随地都可能爆发,也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但当时诸多权贵们却极赏识贝多芬的才气,故对持才傲物的他从不计较,更与之结为知交,令到当时不少人都对贝多芬既妒又恨。

十九世纪的前二十年,其间贝多芬饱受耳聩之苦,尽管面临着失聪的厄运(1802年开始听觉衰退至1819年完全失聪),但是贝多芬的创作却如泉涌般无可遏抑,创作出一首又一首的杰作,个性刚毅如石的他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晚年的他名声更是如日中天,远播德奥境外,这时的他因失去听觉令到脾气更加暴戾,尽管他的个性使他在世人眼中成为怪人一名。

他的五官鲜明,令人一见难忘,他的双眼狂野而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似乎有好几年没有梳理过,浓密杂乱地掩盖了整个前额,那模样只有蛇发女妖可比拟。"这是对贝多芬当时样貌的描绘。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他在晚年留给后世的一些旷世杰作,诸如《狄雅贝里主题变奏曲》(Diabelli Variations)、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晚期的五首弦乐四重奏等,最重要的还数巅峰之作D小调第九号《合唱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

1827年3月26日下午,在贝多芬已呈弥留之际,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窗口,随即一声巨雷,贝多芬突睁开眼晴,右手握拳举起,双目圆静,神情威严,片刻之后溘然与世长辞了,享年56岁,三天之后举行葬礼,仪式隆重无比,参加仪式的各界人士估计至少超过万人,送葬场面连皇室贵族都有所不及,贝多芬埋葬之地即是现今的维也纳中央公园,往后布拉姆斯、舒伯特、葛路克(Gluck)、苏培及约翰史特劳斯等人也都集葬此地。

贝多芬这位怪杰可说是当时的新斗士,自他之后音乐的面貌完全改观,影响深远。白辽士、巴托克、柴可夫斯基与布鲁克纳等诸位不同国度的音乐家都曾受到贝多芬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作曲家,贝多芬不凡的成就为后世立下典范,他的音乐令人无可抗拒。他曾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他的音乐本着"放诸四海皆准"的理想,衷心希望能与全人类达成心灵上的沟通,有谁在聆听其第九交响曲终章的合唱后,能不为那勇往无悔,全心拥抱世界的气魄与纯挚所感动?另一方面,贝多芬晚年强忍苦痛而挣扎,满怀昂扬热烈的生命意识。坚持不饶的创作精神,怎么不给后人极大的激励与启示?

"在时间与命运的折磨下日衰,但意志坚定,不断追寻、探索与发现,从不畏怯。"以上引自英国诗人丁尼生(A. Tennyson)名句。贝多芬在这场人生的奋战里成就了九首交响曲、七首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大提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鸣曲、两首弥撒曲、一套歌剧、五首弦乐三重奏、七首五重奏、几出戏的剧乐、十首序曲及一首合唱幻想曲,其他还有钢琴小品、清唱剧、歌曲、轮旋曲和变奏曲等,都成为古典音乐的珍品。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三重协奏曲和G大调、F大调两首浪漫曲俱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C大调三重协奏曲较为世人所忽略,但我却对这部作品推崇有加,认为应与D大调小提琴殊荣并列,盖因其分量与可听性绝不在小提琴协奏曲之下。

这期所介绍的两张影碟,其内容都包括上面所提的两首协奏曲。其中一张LD编号为EMILDB4 7777-1,是1992年2至3月的实况录音,地点为Schauspielhous, Berlin,由巴伦波恩指挥柏林管弦乐团,帕尔曼小提琴独奏,曲目包括三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两首:贝多芬与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另外一张LD编号为EMI TOLW-3736日本版,是1995年2月的实况录音,地点为Philharmonie,Berlin,同样由巴伦波恩指挥柏林管弦乐团,演奏了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Triple Concerto和合唱幻想曲Choral Fantasy,独奏家除了帕尔曼之外,大提琴则由马友友担纲,巴伦波恩亲自弹奏钢琴兼指挥。

这两张影碟的制作人员与录音工程师都大致相同,但拍摄效果的分明与清晰度却以三重奏那张尤其胜出,音效亦同样比小提琴协奏曲那张来得甜美,这也许是年代的进步吧。

总而言之,这两张影碟的总体表现都在水准以上,笔者这篇介绍文章就是信心的保证。柏林爱乐自卡拉扬以后逐渐更换新血,现今乐团已有过半是新的脸孔,乐团的技艺依然保持一流,虽与卡拉扬时代是两种不同的乐声。

帕尔曼这位当今大师级人物,与巴伦波恩又是经常合作拍挡。帕尔曼对贝多芬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出与录音次数可说是不胜枚举,而我手头上经由巴伦波恩指挥录音的这首协奏曲唱片也有数款之多,所以这两位对贝多芬的演译可谓驾轻就熟而臻化境矣。

从小提琴开始的那一列属七和弦八度分解上行音列听出,帕尔曼一开始就给人感觉到是那么宽容且舒服,令人非一口气欣赏整张影碟不可。

第一乐章所占篇幅颇长,明丽而优美,格调甚高,给人强烈而鲜明的印象,第二乐章是令人沉思的平静抒情乐段,在优雅当中具有威严之风。颇引人投入;尾章为壮大的回旋曲,帕尔曼使这乐章散发出耀目的光彩与欣喜之情,同是亦显现贝多芬幽默的一面,使人不禁莞尔。

在装饰乐段Cadenza的表现上,帕尔曼不算完美但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技术,整体的感受是令人激赏的。

贝多芬的另一首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与乐队写的C大调三重奏,很独特地把钢琴三重奏和管弦乐团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不过也兼备了室内乐曲的细腻温柔以及协奏曲的壮丽,蕴藏着相当的魅力。此曲的钢琴三重奏,不仅发挥紧密的合奏效果,独奏乐器的性格也充分显现眼前,显露出贝多芬卓越不凡的创意。

三种乐器中多次由大提琴唱出主题,再由小提琴协奏,钢琴只要求较为简单的技巧衬托,但又保持高贵的气质和小提琴,大提琴一起愉快地交谈,管弦乐则以明快的音色与强大的力感把三件独奏乐器的音色完全溶化为一体,在这里马友友以超卓的技艺,由头到终曲都洋溢着奔放的热情往前驰骋,帕尔曼则始终保持沉着,十分理智地配合整体共进,而巴伦波恩则以主帅身份居中主持大局,稳健踏实地或以手,或以钢琴指挥大军的前进。

人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这里以巴伦波恩,帕尔曼和马友友这三位属大师级的人物凑在一起,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答案相信各位读者心中都有数吧?总而言之,好碟应公诸同好,对不对?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