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大师陆春龄

 

文 · 陆遥之

 

相信对中国笛子有兴趣的朋友对於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这个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我们在现有的笛子演奏录音里所接触到的演奏家当中,陆春龄无论在资历或风格方面都是很突出的一位。在他的演奏里,除了很自然地流露出浓厚的江南风味之外,也有一股纯朴而真挚的感情。

最初是从电台的广播中接触到陆春龄的演奏的。当时(七十年代左右)常听到的有《欢乐歌》、《鹧鸪飞》、《小放牛》、《江南春》、《今昔》以及《奔驰在草原上》等乐曲。在当时笛子乐谱、录音贫乏难得的环境里,这些水汪汪,清脆如银铃般的笛声,就像甘泉般地滋润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因此,我对陆春龄的生平事迹亦倍感兴趣。

通过不同的资料和讯息,了解到陆春龄小时生活在十里洋场的上海。邻居都是一些三轮车夫、小作坊工人、菜贩和杂役等劳苦大众。劳碌了一整天之后,在休闲时,邻居们都喜欢将时间打发在一些民族乐器上,其中也有喜欢吹笛子的。他们的笛声深深打动了陆春龄的心,於是他开始向隔壁的老鞋匠学吹笛子。

陆春龄的父亲是个收入低薄的汽车司机。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陆春龄从应该上学的年纪起就帮父亲干些修理汽车的杂活。后来,靠朋友奔走,进了出租车行当司机。从此,他每天的工作便是负责载送一些达官贵人以及他们的太太子女等。当时,司机是一种被视为卑贱的职业,但陆春龄有时连这个也捞不上。在失业的情况下,陆春龄当过三轮车夫、马路杂工和车床技工等。那时候,笛子是他最亲蜜的伴侣。一有空,他便不停地吹奏,吹出心中的不平和希望。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也给民族音乐艺术带来了新生。陆春龄在卫生部门担任司机,当时,工厂、企业以及各种机构的俱乐部纷纷成立。陆春龄参加了他们部门里的业余民族乐队,并被邀担任单位的辅导工作。一九五二年当地成立了一个民族乐队,这便是上海民族乐团的前身。陆春龄被吸收成为乐队队员,二十年来想从事舞台工作的愿望终于实现,陆春龄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是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七年间,陆春龄曾随中国艺术团以及其他艺术团体四度出国,到访了苏、东欧以及亚、非、拉等地区十六国,并被誉为“神笛”。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也来过新加坡并与当时的新加坡人民协会华乐团进行交流、演出。在国内,他也曾随上海民族乐团深入安徽、浙江等省份的工矿和农村演出。在一次演出期间,陆春龄曾在三天内,创作了《大跃进号子》和《喜报》等两首乐曲。之后,他又陆续改编和整理了另外十八首乐曲。

不久之后,陆春龄完成了《笛子演奏法》一书,总结了他多年的演奏经验和体会。他的大部分作品也已被录成唱片或印刷出版,在音乐爱好者之间广为流传。他在一九五八年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并且被聘为上海音乐学民乐系院教授。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也曾受教于其门下。
陆春龄虽然已是一代宗师,但始终谦虚待人。他如今已年过古稀,仍热爱笛子并经常公开演出。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