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女

文·【罗宾唐】

俄罗斯的音乐教育一向傲视群伦,几个世纪以来,在这个国度里孕育出许多杰出的音乐家。无论在作曲、演奏或声乐领域里,俊杰辈出,人才济济!

姑不论俄罗斯老一辈的歌唱家,较年青一辈的歌唱家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都以进入马林斯基剧院为首要目标希望。藉着马林斯基这扇大门,打开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道。典型的例子有女高音Galina Gorchakova和Elena Prokina,次女高音Olga Borodina等,这几位歌唱家如今已是国际歌剧舞台上扬名声显赫的星级人物。比她们更年青,同样出身自马林斯基剧院的有次女高音Ekaterina Semenchuk,女高音Irina Mataeva和Anna Netrebko等。

Anna Netrebko(安娜),是新一代歌剧乐坛上的宠儿,各地的乐评家在形容安娜的众多词汇当中,最常被应用的不外是这几个:令人惊叹的外表、天生的表演才能、完美无瑕的抒情嗓音、一块歌剧的瑰宝等等。安娜1971年出生于俄罗斯南部的Krasnodar,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家境可算相当富裕,给安娜提供了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

少年时期的安娜也与其他女孩一样有着美丽的梦想和幻想,如:公主与王子、白马与城堡、爱情与财富等等。安娜十六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声乐训练,如:音乐与历史、服装与服饰、身段步伐与礼仪、击剑与搏斗、舞蹈与语言等表演技艺。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对耳朵的训练,如:倾听音乐、理解音乐等,使她掌握了超卓的记谱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为她日后登上歌剧舞台扎下了扎实的根基。学习期间,安娜选择在马林斯基剧院当清洁工人擦洗地板,目的就为了要观看Valery Gergiev指挥排练与演出,她曾经连续观看十个小时彩排与预演仍不愿离座。

安娜曾向著名女高音歌唱家Renata Scotto拜师学艺,她的天份与优越的嗓音得到R. Scotto的赏识,答应收为门徒。R. Scotto在国际声乐舞台上享有极高的声望,多年来除了参与演唱之外,其他时间都用于教学,许多优秀的歌唱家都曾获得她的指导。在R. Scotto的言传身教下,安娜获益良多,进步神速。

1993年在老师的激励下,安娜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格林卡声乐比赛,演唱了莫扎特《魔笛》中的《夜之女后》和贝利尼的《梦游女》而一举夺魁。之后就挟余威参加了马林斯基剧院的试唱,V. Gergiev对安娜的表现也感满意,推荐她出演莫扎特的《费加洛的婚礼》中Susanna的角色,从此展开了她的演唱生涯。接着又在Gergiev的指挥下,参与了多部歌剧的演出,包括了董尼采蒂的《拉莫美尔的露契亚》、贝利尼的《梦游女》、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以及莫扎特的《魔笛》等等。

1994年安娜毕业之后,受邀到旧金山歌剧院演出,饰演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柳德米拉一角,这是一般女高音不敢轻易挑战的角色。安娜演来性格饱满,光彩十足。事实证明她是成功的,美国观众为世界歌剧舞台诞生了一颗闪烁的红星而喝采!PHILIPS公司还将这部歌剧的实况演出录制成DVD(075 096-9 PH2),这也是安娜最早的音像杰作。

美国之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安娜迅速登上国际乐坛,英国皇家柯文园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等世界顶尖歌剧院纷纷向她招手,而旧金山歌剧院更成为她常到的“家”。

1999年安娜亮相华盛顿歌剧院,演出威尔弟《弄臣》的Gilda,于鹿特丹和伦敦的音乐会上演唱了白辽士的《本韦努托·切利尼》中的Teresa;2000年亮相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大剧院演唱了巴哈的《b小调弥撒曲》和韩德尔的《犹大·马卡比斯》;于旧金山演唱《唐·乔瓦尼》的Zerlina,《波希米亚人》的Musetta; 于马林斯基和柯文园分别演唱普罗科菲夫的《战争与和平》中的Natasha、董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Lucia、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中的Antonia。接下来的四个乐季,安娜的足迹遍及三大洲各个顶尖的歌剧院与音乐厅、艺术节,演出了无数伟大的歌剧,并与无数大师合作,除了Gergiev之外,还包括了Sir Colin Davis、C. Abbado、N. Harnoncourt和J. Levine等。

安娜是所有唱片公司的梦想,而德国DG公司显然是其中的幸运儿,DG的高级制作人兼艺员发展部主管Martin Engstroem,眼明手快于2002年抢先与安娜签订合约,收揽为旗下专属艺人。安娜当然也对DG的制作方针充满信心,所以双方才能一拍即合,次年立即发行首次合作的第一张唱片。

首张唱片名为《歌剧咏叹调》(OPERA ARIAS, DG 474 240-2)。为了显示公司对安娜的重视,特别安排了维也纳爱乐为安娜伴奏,指挥则是由安娜自己推荐的Gianandrea Noseda。关于G. Noseda,安娜说:“让他指挥我的第一张唱片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把这个想法告诉DG公司之后,他们对我说Noseda的名气还不够大。于是我告诉他们,也许他不够有名,但他绝对是一位出色的指挥,而且他非常了解我。”事实证明,安娜的坚持是正确的。Noseda曾经与安娜在几部歌剧中合作过,那时他还是基洛夫歌剧院的助理指挥,而安娜则刚刚在歌剧界展露头脚。现在Noseda已成为BBC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及身兼数个乐团的客席与首席指挥。

《歌剧咏叹调》共收录了九首歌剧咏叹调,安娜对曲目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都有涉及,所选都是女高音的热门曲目:1. 莫扎特《伊多曼纽》中Llia的唱段《我不幸的灾难何时到头》;2. 莫扎特《唐·乔瓦尼》中Donna Anna的唱段《别说我,尊敬的人》;3. 白辽士《本韦努托·切利尼》中Teresa的唱段《多可爱的花》;4. 马斯内《曼侬》中Manon的宣叙调与嘉禾舞曲《我真是如此可爱吗?》;5. 董尼采蒂《拉莫美尔的露契亚》中Lucia的唱段《漆黑的夜色笼罩,周围一片寂静》;6. 贝利尼《梦游女》中Amina的宣叙调与谣唱曲《亲爱的乡亲们》;7. 古诺《浮士德》中Marguerite唱的《珠宝之歌》;8. 德伏扎克《水仙女》中Rusalka唱的《月亮颂》;9. 普契尼《波希米亚人》中Musetta的唱段《漫步大街上》。

以上这些熟悉的曲目已听过不少女高音演唱过,但听安娜的演唱仍然让我有全新的激动。仅就声音而言,自老一辈的Callas、Tebaldi、Caballe、Freni以至步入中年的Sumi Jo、Fleming、Gheorghiu等优秀女高音之后,在七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女高音中像安娜这般出色与全面的实属少见。安娜对于声音的掌握与技巧运用得非常好,音色也近乎完美,就声音的定位应属于抒情女高音(Lyrie Soprano),但又不像一般抒情女高音那样声音比较纤柔或高音欠缺; 她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宏亮但却丰满而坚实,园润而灵巧,音域也非常宽广。因此,她可以向戏剧靠,也能胜任花腔,近乎全能。从她的歌声中,我们能察觉到她拥有扎实的功底、与生俱来的通透歌喉,对全频的音域都能收放自如。

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声女高音多以Lily Pons所代表的那种灵巧轻盈风格为取向;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则转向Callas为代表,以注重有力的表现为取向。我们听安娜的演唱,她巧妙地将这两种风格完美地融合起来,这也是美声歌剧作曲家贝利尼与董尼采蒂的创作风格和追求的目标。安娜所演唱的贝利尼《梦游女》和董尼采蒂《拉莫美尔的露契亚》的唱段,恰好代表了美声女高音声音色彩的两极,前者明亮光辉,后者阴冷沉郁,安娜通过声音色彩的调配,将两者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悉数表现出来。

《月亮颂》是女高音咏叹调中的代表作,安娜唱来用声恰当,用情真切,充满魅力,犹如一位圣洁的女神。在演唱《漫步大街上》时,她又马上代入另一角色,将Musetta的任性、风骚,放荡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另一方面,从她的歌声中又能感觉到Musetta毕尽是一位可爱的姑娘。《珠宝之歌》以轻盈流动的运腔,将角色的青春气息与美好憧憬展露无遗。《伊多曼纽》中被俘的Llia因爱上敌国王子而内心挣扎的痛苦,《唐·乔瓦尼》中Donna Anna满腔的仇恨,都在她的歌声中得到了尽情的抒发。安娜俨然一位能言善道的演员,在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中,她的演唱始终惟妙惟肖,各个角色在她的演唱下活生生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安娜的天生丽质、超凡的魅力,再加上潜力无限的前程使到DG公司对她另眼相看。在推出第一张唱片的同时,更为她量身订制了一张个人的宣传MV,加上访谈的DVD“ANNA NETREBKO : THE WOMAN-THE VOICE”(073 230-9)。这张DVD选取了唱片中的五首咏叹调,请来了曾为M. Jackson和Madonna拍摄音乐录像的好莱坞MV名导演Vincent Paterson势导。五段MV分别在洛杉矶、慕尼黑和萨尔斯堡取景拍摄,Paterson的编导理念极之现代,拍摄的构思匠心独到,场地与布景,道具与灯光各方面都极尽豪华之能事,画面效果之漂亮,让人赏心悦目。
在访谈的环节里,安娜便装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神态轻松自若地谈她的生活和童年,艺术经历、演出趣闻,爱情和友谊,还有自己对专辑中演唱曲目的理解。让我们了解到华丽光环背后真实而普通的安娜,她为艺术付出的艰辛与取得成功的经验。

谈起感情生活,安娜立即显出一副甜蜜陶醉的样子,她毫不讳言已有一位稳定的男友——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Simone Alberghini。他们俩不管多忙,不管分隔多远,总之每天都会互通电话两次,让彼此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精神的慰藉。

DVD中还附录了她演出歌剧现场录像的片段:1995年在马林斯基剧院上演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2003年在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演的《茶花女》以及2004年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演的《茶花女》,虽只是演出的片段,却能让我们亲眼看到她在舞台上的风采。

今年DG又打铁乘热,为安娜推出了第二张专辑,唱片标题Sempre Libera出自《茶花女》中Violetta的咏叹调的歌词,词意为“永远自由”(474 800-2)。安娜把这首咏叹调(唱片中第二首)演绎得精彩极了,对女主角响往纯真爱情与幸福的同时,又对现实处境充满绝望,只能在声色犬马的放浪形骸中随波逐流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咏叹调最后的高音E Flat坚实而富有弹性,富有穿透力,令人赞叹不已。

Sempre Libera的选曲只集中了威尔第、贝利尼和唐尼采蒂三位大师的作品,选曲范围缩小但却增加了些许技巧难度,大部份都是Bel Canto(美声)的代表作。安娜高超的花腔技巧在这张唱片里得到发挥,同时对角色的感悟相当准确而有深度。这张专辑更请来了乐坛重量级人马,纵横歌剧数十年的指挥大师Abbado亲自指挥由他亲自组建的马勒室内管弦乐团担任伴奏。能得到这么一位深谙歌剧之道的指挥大师的指导,是安娜前世修来之福,也让安娜在这张新专辑中能够得到更佳的发挥。

安娜刚出道不久,三十岁出头的她已能唱得如此美好,加上形象靓丽,能歌善演,前途一片光明,二十一世纪的Leading Soprano及Prima Donna非她莫属!

后记
安娜以上两张专辑,也推出了SACD碟,喜欢音乐与音响的朋友又多了一个选择。最后,祝君爱乐快乐,发烧快乐,后会有期!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