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风采
闲聊古琴之二

文·【留弦阁主 】



“荏苒冬春谢,寒暑急流易”。

几千年来,众多乐器都随着岁月而不断地改良变迁,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唯独古琴例外,自唐朝到今天依旧保留着基本的型制。这基本的型制,则是以两片木板合成一长方形体,内中挖空,面板从横面刨成弧形底板平直,此称“天圆地方”。琴首圆而琴尾窄,于琴首处加上“岳山”以作承弦之用,琴底有“雁足”一对用以系弦,“岳山”之前有七小孔直透琴底,乃是方便“轸子”穿绒后,再穿过小孔至琴面,扣住琴弦,作调音之用也!

古琴的音域之广,可说是古代乐器之冠,音域其达三个八度有余,其音色之美,余音之长,指法之多,尤其“轸子”调音之妙,甚至连现代的“微调”亦包括在内,从古至今可说是最完美的一件乐器了!唯一欠缺的是古时的丝弦致使古琴音量微弱,如今易弦更张,音量已比西洋吉他强些,故此不知古琴还有何可改良矣。

曾经有过一些新琴,在琴底的“雁足”系弦处,加上小小的转轴,在我看来,此举是多余的,轸子已经足够,何必画蛇添足?也许加轴者不谙古琴,故觉张弦甚难,其实张弦不难,搓绒即可见真章,要不然《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如何张弦呢?不会张弦,怎么弹琴呢?不会弹琴,又何必读琴谱,惹来贾宝玉惊叹,以为林妹妹在看天书!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