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蝴蝶”

文·【罗宾唐】

Puccini的三大歌剧名作“蝴蝶夫人”、“托斯卡”和“波希迷亚人”极受世界各地剧迷的喜爱。作曲家Puccini应用一贯的手法在女主人公死去的场面掀起高潮,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热泪,连他本人也情不自禁地洒下同情之泪。

在普西尼的多出歌剧中,他特别偏爱“蝴蝶夫人”,原因是这部歌剧最初公演时险遭夭折而令他终生难忘。歌剧是根据美国小说家John Luther Long的同名小说改编过来的。当普西尼在伦敦的York Theatre观赏了由当时名导演David Belasco改编自Long小说的这部话剧后,深深地为剧中生动的情节所吸引,他认为找到了他所喜爱的纯情悲剧主人公,立即想到把它改编成歌剧上演。回到米兰后,他征得出版社的支持,便找来与他并称“黄金三重奏”的拍挡Illica和Giacosa,由他们两人撰写剧本。

经过几番折腾与努力,直到上演之前的排练,由于部分演员对故事发生的国度不甚了解,难免有些摩擦产生,期间普西尼拖着多病的身躯仍然坚持到排练厅给每个演员沟解剧情。在排练中,部分演员与工作人员都不禁为可怜的女主人公流下了眼泪,这使普西尼的信心倍增,并扬言演出一定成功。但天不从人愿,1904年2月17日歌剧“蝴蝶夫人”在米兰的史卡拉斯剧院首演时却遭受惨败的恶运,当时观众大喝倒彩,嘘声不绝,闹得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止,普西尼为此很伤心,也很失望。但他对自己的创作却从未失去信心,扬言道:“无论他们如何起哄,这肯定是我的杰作,我断言,这部作品将会风靡全世界。”

失败之后需要检讨,普西尼认为失败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他个人对戏剧的处理手法还不够精练。其次米兰的观众过于保守,对于奇特的舞台和奇异的音乐无法接受等。于是普西尼决定将“蝴蝶夫人”进行删改,他也听从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忠告,对作品加以修改。把第二幕分成两场,中间加插了间奏,同时在第二幕又加上男主角Pinkarton的一段歌唱,也在必要的地方加以修饰。三个月后的5月28日,在意大利的Brescia,“蝴蝶夫人”由托斯卡尼尼执棒再度公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两个月后,托斯卡尼尼把“蝴蝶夫人”带到南美公演,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普西尼的这部抒情歌剧便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历久不衰的剧目之一。

普西尼对异国风情特别感兴趣,这可从他所创作的几部歌剧的内容里了解到。诸如以日本为背景的“蝴蝶夫人”,以北京紫禁城为背景的“杜兰朵公主”,还有以美国西部故事为背景的“西部女郎”。普西尼在“杜兰朵”一剧中引用了一首家喻户晓的中国民谣“茉莉花”,把“杜兰朵”衬托得极具中国气息且戏剧感十足。“茉莉花”的旋律在不同的场面出现,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令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其线条之美使人陶醉。所以“杜兰朵公主”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亚于“蝴蝶夫人”。

普西尼在“蝴蝶夫人”歌剧里,为了营造日本风情,引用了一较传统的日本民谣。他选用了“樱花”,“江户日本桥”和“越后神女”等民谣来表明Cio-Cio-San(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态,又以美国的国歌片段来显示男主人公Pinkerton的身份,充分表露出独特的音乐色彩。这种在西方音乐里加入异国音乐的元素的作法,使人对歌剧很自然地产生另一种感受,形成了普西尼歌剧的一种特有的风格。

这里要介绍的是一张我期待已久的电影版歌剧“蝴蝶夫人”的DVD,由法国名导演Frederic Mitterrand及科隆歌剧院的音乐总监James Conlon携手合作。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版本的歌剧“蝴蝶夫人”,剧组物色了来自中、美、日、法四国的演员和歌唱家。拍摄地点选择以故事实地为背景的日本长崎的一个崎湾,所有的场景都在湾畔与邻近的山岗上搭建,剧组人员务求一切逼真而不作任何妥协。当然,道具除了要豪华亮丽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充满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这是难能可贵的。纵观其他几套“蝴蝶夫人”DVD,包括新与旧,现场或电影版,都缺少了那份真实感,令人遗憾。

话说九六年初,这套“蝴蝶夫人”的电影原声带推出市面时,我曾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它,原因是该女高音黄美是个刚出道的黄脸孔。当时我怀疑那是商业性高于艺术性的绰头货色,所以并未对它动心。另一方面我自忖,当代几位响铛铛的Cio-Cio-San演绎者,如Miella Freni、Leontyre Price等以深得我心,区区一位初出茅庐的中国籍歌唱家,无论在体型与容量上怎能比得上高头大马的外籍著名女高音呢?世事无绝对,有一次在某君家作客,碰巧又有几位发烧之徒登门,三句没完就烧起音乐经来了。其中的杜某得知我喜欢歌剧音乐,便雀跃万分地起身走到某君的CD架旁,熟练地抽出一张CD递到我面前。竟然是黄美演唱的“蝴蝶夫人”单张精选。众人都同声同气地称赞黄美的歌喉,我也顺势点播了那首“晴朗的一日”Un Bel Di Vedremo。天啊!声调是那么稳定,又带着一点天真可爱的期待,这首歌曲是唱给她的女仆Suzuki听的,其实是用来安慰自己的。歌声充满了温柔、美丽与情感,怎不令人感动!心情有点绷紧的我又要求播放另一首著名的男女主角爱情二重唱“再爱我多一些”Vogliatemi bene,听完之后我松了一口气。黄美不但音色美,音乐感和技巧也很好,感觉上圆滑无比,真令人惊喜!在那瞬间我不得不脱下“有色眼镜”,对黄美另眼相看。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期待着她的“蝴蝶夫人”DVD早日面市。

中国人演出西方歌剧并非罕见,在中国内地的上海歌剧院、中国歌剧院等也造就了不少善演擅唱的人才。但真正能扬名国际,受到国际观众欢迎的,还是屈指可数。黄英凭着过人的天赋与努力,加上时机与运气,近年来窜红西方剧坛,成了罕见的国际知名中国女高音演唱家。出身于上海音乐学院,天生甜美嗓子的她,可谓学贯中西。她不但掌握中国歌曲的唱法,吐字清晰,运气婉转而声音清亮,她一开腔就是西式的唱法也得天独厚。她的老师们都为她天生异禀而感讶异。

92年黄英由上海音乐学院毕业,7月参加了法国第十九届国际歌唱大赛,荣获第二名,在西方稍露头角。不久,当导演Mitterrand及音乐总监Coulon筹备电影版的“蝴蝶夫人”,公开征求一位亚裔女主角时,巴黎的中国领事馆员告诉了黄英这个消息。黄英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录了几首意大利歌曲寄给Coulon。

Coulon听了大为欣赏,就催促她再寄一些录影带。面试那天,黄英的演出令所有在场人士一致认定非她莫属。黄英击败数以万计的应试者,脱颖而出,以一位新人的身份担任了歌剧电影的女主角。蝴蝶夫人于95年11月在巴黎首演,黄英获得影评人极高的评价:认为她具有超凡的表演魅力,又极具艺术家的触觉,非常投入角色,并推选她为近十年间最好的“蝴蝶夫人”,一夜之间备受各方注目。

“蝴蝶夫人”是非常热门的剧目,饰演过这个角色的著名女高音不计其数,黄英凭什么被誉为十年来最好的“蝴蝶夫人”呢?因为她有实力,有适合拍摄电影的娇小身型与皎好的样貌。音色清润甜美,年纪轻轻的她把Cio-Cio-San初出场时那种活泼又带着娇羞的神态给演活了。大家可以想像,如果由一个年纪稍长,身型庞大的女高音来演这个角色,在银幕上的效果将会如何呢?所以黄英之所以备受推崇也并非偶然。

黄英得到Coulon的赏识,他亲自为黄英指挥、伴奏,并录了第一张独唱唱片,接着又邀请她参加科隆歌剧院96/97乐季公演的Verdi的Falstaff,使黄英首度踏上国际歌剧舞台。在96年的维也纳圣诞音乐会上,歌剧泰斗Domingo邀请她携手演出,顿使她身价百倍。紧接着,她又在纽约开演唱会。她在欧洲各歌剧院演出歌剧的机会也接踵而来,名气激升,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女高音。

在国际歌剧舞台上,向来由欧美歌唱家独领风骚。亚洲人想显露头角,尤其是中国歌手要跻身西方剧坛,是难上加难。黄英犹如一只出谷的黄莺,她不仅飞出了国度,而且翱翔于国际剧坛的天空。在此,愿她继续努力、谦虚学习,在剧坛释放出更高层面的异样风采。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