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的守护神

文 · 罗宾唐

今年的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于7月26日隆重开幕。开幕日演出的第一炮由 N. Harnoncourt 指挥“费加洛的婚礼”。今年的音乐节由德国作曲家Peter Ruzicka 担任音乐节总监,策划上演了莫扎特所有22部歌剧,及67场规模不一的音乐会和10场歌剧等。今年音乐节的主题为“莫扎特年”,演出作品的焦点当然集中在莫扎特身上,当中由Sir Roger Norrington 执棒的初版Idomenco亦备受瞩目。而Sir Simon Rattle 与BPO, 还有当红的俄籍女高音Anna Netrebko 为音乐节的主角而引来一阵轰动。音乐节盛况空前,于8月31日圆满闭幕。

除了萨尔斯堡, 世界各地的音乐节、歌剧院和音乐厅也竞相推出莫扎特的作品,“莫扎特年”的回响令人讶异。 时至今日这股“莫风”还劲吹不息。德奥音乐大师Michael Gielen (身兼指挥、作曲、钢琴)说:“莫扎特纪念诞年好比瘟疫,这位可怜的‘人’被市场所利用,令人几乎窒息。人们不该如此频密地演奏他的作品,才能更有意识地欣赏。” 不管怎样,各地的莫扎特音乐照办不误,莫扎特的CD与DVD依然陆续推出,势不可挡。

最近市面又出现一套三张的DVD,由Karl Bohm指挥莫扎特多首交响曲,演奏乐团为维也纳爱乐(VPO)与维也纳交响乐团(VSO)。录制的年份由1969- 1978年,七十年代的收音和录影比不上今日的水准,但经过数码科技的重整和处理之后,其音质与画质都达至令人欣喜的水准,爱乐者有福气了。这三张DVD有散装与三张合辑的盒装版可供选择。

大师K. Bohm 曾任多届萨尔斯堡音乐节总监。一般乐迷都认识Karajan,但K. Bohm 在年轻一辈朋友的印象中或许会较陌生。Bohm 与 Karajan 同属德奥传统乐派的一代宗师,Bohm 比Karajan 早出道十二年。两位大师与德奥两大顶尖乐团BPO 与VPO同时保持亲密的音乐关系达四十多年,Bohm + VPO 与Karajan + BPO 这两大音乐组合并驾齐驱,是当时世界乐坛两大顶尖组合。

音乐学者说:W. Furtwangler 的演绎富于“情”,Karajan 的演绎充满“美”,而K. Bohm 的演绎在于“忠”;Bohm 忠于原作的精神但又不流于学究式,着重于音乐的造型与内在的美感,以最小的指挥动作来取得最大的音乐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指挥个性。这是Bohm指挥艺术的特点,与Karajan相比较,德国和奥地利一些老资格的听众,在许多方面普遍偏爱Bohm。人们在议论和回忆那古朴、端庄、严谨而深邃的维也纳传统时,都十分自然地对Bohm经典性的指挥艺术产生出深深的敬意。

Bohm 在1894年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Graz——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中美丽而又纯朴的城市。自小受到家乡风俗的强烈熏陶和良好的文化教育,父亲是具有德国血统的律師,任职当地市立剧院的法律顾问。家庭酷爱音乐, 是典型的Wagner音乐崇拜者。Bohm 的第一位钢琴教师为歌剧院中的竖琴演奏家,Bohm从他那里学到许多歌剧方面的知识。长大后,Bohm 不忍违抗父亲,进入Graz大学改读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来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E. Mandyczewski和
G. Adler 学习音乐,并结识当代著名指挥家K. Muck,从Muck 处观察领会到不少指挥的技巧。实际上,Bohm 的指挥是自学而成的。

Bohm 漫长的指挥生涯始于1917年首次登台指挥Graz 市立歌剧院。1920年,26岁的他成功指挥演出了Wagner庞大而复杂的歌剧Lohengrin而轰动乐坛。1921年大指挥家B. Walter 垂青Bohm的才华,推荐他任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指挥。这期间,Bohm 受到Walter的许多关照与指点,在指挥莫扎特作品方面学到不少心得。1927年以后在Darmstadt、汉堡、德烈斯登等地的歌剧院担任指挥,主要从事当代歌剧的指挥工作,累积了大量的歌剧指挥经验。1932年,Bohm 首次指挥了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演出了Wagner的Tristan and Isolde,从此成为蜚声国际和具权威的德国歌剧指挥大师。1942年应聘成为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其间指挥演出了莫扎特、贝多芬、华格纳与理查·施特劳斯等的大量歌剧作品。同时还兼任维也纳爱乐团VPO的常任指挥,演出了不计其数的交响乐作品。1944年,Bohm 与剧院管理层因意见不合而离开维也纳歌剧院,促使他将自己的艺术阅历扩展到世界各地,担任许多乐团与歌剧院的客席指挥,诸如柏林爱乐团、英国皇家柯文园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1954年,战后重建的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又将他们所仰慕的大师K. Bohm 请回来担任这个具有伟大传统剧院的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一系列的伟大首演作品接踵而来。然而,维也纳却令Bohm失望,他注定要步马勒、卡拉扬的后尘,他不愿意为维也纳歌剧院而放弃往海外发展而遭受冷落,终于Bohm又辞职了。他又可以随意到海外大展身手、指挥各地乐团,并在Bayreuth Festival上演了华格纳的歌剧“尼布龙根的指环”。不久,维也纳又决定与Bohm 重修旧好, 两者又走在一起,维也纳人不想失去这位“国宝”,而Bohm 也以他最擅长的曲目回报国人,尤以莫扎特、贝尔格(Berg)及理查 ·史特劳斯的作品备受赞崇。从此Bohm 将自己后半生的心血全部献给维也纳。

一直到1981年Bohm 逝世为止,他一直是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团的音乐总监。1964年,奥地利政府为表扬Bohm的杰出艺术成就和对奥地利音乐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特授予他“奥地利音乐总指挥”的最高荣誉。1970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授予他“终身名誉指挥”的头衔。Bohm 获颁的荣衔亦不胜枚举,如:荣誉博士、荣誉公民、荣誉勋章及指环等,全都表达了对他的深爱及尊敬,以及其他伟大音乐家对他的赞美与爱戴。

Bohm 在二十世纪指挥艺术史上,堪称一位德奥歌剧和交响乐的指挥权威。尤其对莫扎特、贝多芬和理查·史特劳斯的作品更有具权威!他一生中指挥了大量作品,然而他却不是一位指挥范畴宽广的指挥家,这应与他本人的个性、气质和精神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他只着重指挥德奥作品,是一位典型继承维也纳传统的指挥家,其风格严谨、端庄、自然、质朴且深邃。他指挥时经常警惕应忠于原作,力求做到朴实、稳重和深厚,并追求带有传统色彩,细腻流畅以及近似歌唱性的自然效果,尤其是莫扎特的音乐。所以说他是一位有着极强控制力、充满理性的指挥家。也因为这种特性,才能使他将古朴的维也纳风格保持得那么正统、完美和自然,他指挥的莫扎特交响曲全集的唱片如今已成为不朽经典之作。

关于大师K. Bohm 的事迹,我们可以从他的两本回忆录《我的一生》和《会见理查·史特劳斯》中找到。当中提到两位最重要的人物——B. Walter 和R. Strauss 都是影响他一生的良师益友。从Walter 那里他吸取了掌握莫扎特的交响曲和歌剧音乐不可或缺的清晰和灵感,整体风格、素养和技巧等;而R. Strauss 则使到Bohm在他的音乐中找到了自己艺术上的重要支点和精神素质。因此Bohm对于理查·史特劳斯的音乐也有着一种得天独厚的洞悉力。
K. Bohm 在电视访谈时透露:“很多人重复告诉我,他们非常爱听我指挥莫扎特,很多音乐家也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和我一起演奏莫扎特。我认为纯粹是因为我能够在演绎中显露出我对莫扎特无穷无尽的爱。我相信,当艺术家在演绎时,感情上是赤裸的,否则他的才华是假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