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扬百年纪念

文 ·罗宾唐

 

今年四月是已故大师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的百岁诞辰纪念。1908年4月5日在奥地利出生的卡拉扬,曾经是欧洲多个享负盛名的音乐节和多个管弦乐团的最高决策者,故有“欧洲总音乐总监”之称誉。纵使早期人们对他的政治背景及晚年的艺术取向有着不同的评价,但不可质疑的是,他留下的大量录音,对乐坛的发展影响重大!

由于今年是卡拉扬的百岁冥寿,世界各地的音乐杂志早于年初就已经事先张扬,陆续不断的专题文章,畅谈卡拉扬的音乐风格、著名录音、政治取向,甚至他的众爱——爱车、爱游艇、爱摄影、爱女人的风流逸事;更访问了大师生前的各个合作伙伴、朋友和及遗孀。各大唱片商都把握机会,将卡拉扬大量的录音和录像重新编辑出版。大师逝世至今已近二十年,但对于爱乐者来说却应了一句——音容宛在。

大师的百年冥诞促使乐坛热闹起来,环球公司旗下的DG和DECCA唱片公司,EMI唱片公司各以《Karajan 2008》和《Karajan 100》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的录音﹑录像专辑。

与卡拉扬合作的第一间唱片公司就是EMI,时值二次大战后,还未得到柏林爱乐总监的职位之前。EMI的Walter Legge慧眼识英雄,到维也纳找到了卡拉扬来为他所创建的爱乐乐团进行录音。透过这些早期的录音,助长了卡拉扬的声势,令年青的卡拉扬声望扶摇直上,后来也就顺利取得柏林爱乐与维也纳爱乐的职位。从1946年直到1984年卡拉扬辞去柏林爱乐职位为止,他与EMI维持长达38年的深厚合作关系,期间录制了超过200张唱片。这些唱片记录了大师精湛的经典诠释,同时也记录了许多二十世纪的乐坛盛事,可谓呕心沥血!

为了纪念卡拉扬百岁冥寿,EMI将卡拉扬的所有录音编辑出版,特别企划了数款各为Herbert von Karajan - The Complete EMI Recordings 1946 – 1984。第一辑Volume 1为完整的管弦乐作品录音,合共88张CD;第二辑Volume 2为完整的歌剧与声乐作品录音,合共72张CD。这两款专辑几乎已揽括卡拉扬在EMI这38年来的音乐历程,爱乐者或音乐初哥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们据为己有。套装专辑以特惠低价出售,平均每张CD只有正常价格的五分之一,实乃有意拥有它的人之福气。

1946年卡拉扬初为EMI录音时年方37岁,是一位满怀抱负和充满野心的青年指挥。从他最初的录音曲目就已经反映了他的自负和自许,曲目包括了理查.史特劳斯的《变形》的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因为在战后的四十年代要找合适的歌唱家和合唱团殊不容易,可见卡拉扬的胆识过人。有了卡拉扬与Walter Legge大胆地开疆辟土,EMI尝试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录音实验,一再开创留声机史上的重要史页。如1951年拜鲁特音乐节的现场录音,华格纳的整套《纽伦堡名歌手》全剧,这个庞大的录音工程在当时总共用上了34张78转黑胶片。

EMI哥伦比亚录音室的第一张LP是卡拉扬和爱乐乐团在1951年11月录制的,曲目包括了当时还相当新颖的理查.布史特劳斯的《唐璜》和《提尔的恶作剧》。而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睡美人》组曲则紧接创造了当年最畅销唱片的佳绩。还有与丹尼斯.布莱恩(Dennis Brian)合作的莫扎特圆号协奏曲四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销售目录。五十年代与爱乐乐团也录制了一些较冷门的曲目如胡塞尔和巴拉基列夫的交响曲、布里顿的《布利奇主题变奏曲》等。还有1954年与钢琴大师Kurt Leimer合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等录音都是首次在德国以外的地区发行。

卡拉扬明白自己应该多方向拓展音乐的触觉,因此与爱乐乐团录制了一批非德奥的作品,如法国与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广获好评,其中不乏至今仍然畅销的经典演绎。
布鲁克纳和西贝琉斯的音乐在当年曾引起强烈反响。任何研究卡拉扬的人都不能忽略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而实际上他们与卡拉扬也密切相关。卡拉扬早年的西贝琉斯《第四、五交响曲》爱乐乐团的录音,得到了作曲家本人的高度评价。可以说自战后,对布鲁克纳和西贝琉斯的音乐而言,还没有人能超越卡拉扬对布鲁克纳和西贝琉斯音乐的诠释。

理查.史特劳斯崇拜莫扎特人所共知,而卡拉扬又非常崇敬这位作曲家。所以对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卡拉扬是推崇备至。1970年柏林版的莫扎特最后六部交响曲至今仍然是权威之作。1973年他录制了史氏鲜被演奏的《家庭交响曲》,两年后又制作了《唐璜》的第二个录音,这是他最推崇的一首史特劳斯的交响诗。

第一辑管弦乐篇里,值得注意的首推从1989年再版后,许久未在市面出现的卡拉扬第一套贝多芬交响乐的录音。这套单声道录音完成于1951年至1955年之间,卡拉扬指挥的是爱乐乐团,这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EMI也以单独的套装出辑。当时该团网罗了许多优秀的欧洲乐师,丹尼斯.莱布恩也参与了理查.史特劳斯管弦乐曲和其它的录音。另外,卡拉扬生平仅有的舒伯特交响曲全集和西贝琉斯交响曲全集也都收录在内。卡拉扬一生的录音穿梭于数大国际唱片厂牌之间,但只有在EMI录制过这两套完整的交响曲。莫扎特的父亲留下的一首玩具交响曲则和 Kurt Leimer的两首钢协一起,都是首次出现在国际版的发行中,可说是弥足珍贵了。

卡拉扬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有两个分水岭:1975年致命的骨髓病症需要手术治疗,过后与柏林爱乐的关系一度僵化;1982年柏林爱乐的百年纪念、莎宾.梅耶事件使到他与乐团的关系完全破裂。之后他的录音多半是与他的旧爱维也纳爱乐合作。1984年,则做了他在EMI的最后录音——与与安妮.苏菲娅穆合作的维瓦蒂《四季》小提琴协奏曲。

EMI把卡拉扬的所有歌剧与声乐编辑成Volume 2,此举实在令人赞叹,因为这是卡拉扬的专业领域,他的指挥艺术值根于歌剧和合唱音乐,也是他指挥才华的核心所在。

1953年录制的《B小调弥撒》受到当时乐评的高度赞许,音乐轻快而质感通透,节奏明快而不沉重,不同于传统德式的巴哈诠释。这部录音已有十多年未曾再版。

五十年代的歌剧唱片,人们不能不惊讶于演员阵容的豪华和细腻的录音质感(单声道) 。《女人心》、 《糖果屋》、《纳克索斯岛上的阿利雅德》,都是卡拉扬的唯一录音,在那之后就没再录过或演过。《蝙蝠》、《玫瑰骑士》,还有《法斯塔夫》这三部录音尽管后来演过,但都难超越五十年代的水准。卡拉扬在五十年代的莫扎特演释,有着难得的清新风格,充满热情和原始构思,与晚年过度沉溺与琢磨而扭曲原意之沉重感迥异。五十年代的《女人皆如此》、《魔笛》、《费加洛的婚礼》皆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经典之作。

Walter Legge召集的一批歌唱家在当时都是顶尖的人物,他们包括Gobbi、Stefano、Schwarzkopf、Panerai、 Gedda、Simoneau、 Vickers、 Luwig等,当然还有卡拉丝。卡拉丝与他合作录制有《蝴蝶夫人》、《游吟诗人》和具有传奇色彩的《拉美莫尔的露西亚》。这些录音正好都在卡拉丝声音状态与艺术热情最颠峰的时期,《拉美莫尔的露西亚》也是卡拉扬一生当中唯一的此剧录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卡拉扬与EMI的录音在《法斯塔夫》一剧之后划下句点。原因是他被聘为柏林爱乐终生指挥,转而与DG唱片公司合作,直到七十年代才再回头与EMI合作。1969年至1984年是卡拉扬与EMI合作的第二阶段,此时的歌剧录音几乎都与萨尔斯堡音乐节相挂勾。其中包括与维克斯合作的《奥赛罗》和《崔斯坦与伊索德》,其他还有《名歌手》、《罗安格林》、《费德里奥》、《阿伊达》等。1978年在柏林,他录制了酝酿十年之久,生平唯一的德布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些都是卡拉扬步入六十岁以后所录制的歌剧作品,可说是他穷毕生精力与经验累积而成的结晶,难能可贵呀!

其他的声乐作品有布拉姆斯、古诺、海顿、莫索尔斯基和斯美塔那等作曲家的作品。这一套专辑收录了近二十多部歌剧曲目,是卡拉扬毕生所开出的灿烂花朵,也是二十世纪歌剧录音史的不朽经典,更是EMI引以为豪的百年巨著。

Herbert von Karajan-The Complete EMI Recordings 1946-1984 Volume 1. Orchestral和 Volume 2. Opera & Vocal,这两大套专辑(88张+ 72张CD)的份量不轻,的确使人有点吃不消。不过我们还有另一选择:Herbert von Karajan-The Great Recordings。这套专辑由8张CD组成,收集了卡拉扬的传世经典,曲目计有:贝多芬《C大调三重协奏曲》(四大巨头+ BPO)、布拉姆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布鲁克纳《E大调第七交响曲》(哈斯版)、理查.史特劳斯的《变形》和《唐璜》、华格纳《唐怀瑟序曲与维纳斯堡音乐》、《纽伦堡名歌手序曲》、拉威尔《小丑的晨歌》和《波丽罗舞曲》、西贝琉斯《第四和第五交响曲》、《芬兰颂》、德布西《大海》与《牧神的午后前奏曲》等等。这套专辑的所有录音由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这两大顶尖乐团担纲演奏,音响效果堪称卓越。

我们可以通过这无数的录音重新感受卡拉扬的音乐理念,而这些录音也表现了乐队音响的无比丰满又具超凡脱俗的美。大师离开尘世已久,但他的唱片仍旧有让人惊艳的感觉,恐怕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如卡拉扬这样的人物了。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