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筝心合一 石破天惊
中国龙 JRAF 1271

文·【留弦阁主



倏然两度报秋令,
裁花时节又逢君,
风吹翠竹,
斜月照影印玲珑,
柳底间,熏风轻送,
且听君将玉筝细弄,
不枉当年识英雄。

我于一九九七年七月号的“视听艺术”中,第一次品评王中山的“岳飞”古筝专辑,其筝艺之高超在此不须重言,而今王中山以演奏民谣为主,展现出神州各地风采,有别于“岳飞”一碟,他以石破天惊的筝技,所向披靡。

此张以“孟姜女”为题,王中山古筝主奏,北京广播民族乐团伴奏的唱片,有一极大优点,即是其乐曲介绍方面,明确无误地把乐曲的来源、演变过程和歌词等都非常认真、细心地讲解,例如第一首乐曲“小看戏”写道:源自清、乾隆道光年间的“霓裳续谱”和“白雪遗音”等等都能够翻查得出来,此外还指出此曲乃属“剪靛花调”,如此精采的介绍内容,问君夫复何求!

此外每一首乐曲的旋律结构核心及变奏法,都加以精简地分析,真可谓用心良苦,而听众则受益非浅矣。

唱片中的乐趣,包括了东北、江苏、福建龙岩、河南、湖北、陕北、山东、江西、云南、安徽等,多个不同地方的民谣,可谓丰富非凡,但须知中国各地的民谣,都有各自的风格、韵味以及音律的差异,实在不易演译,而王中山则有自知之明,故曲曲奏出,适得其中。此次王中山的筝韵非常自然动听,浑然天成,而乐队与古筝的配搭,无论音色与气量,都相当完美,唯低音大提琴的音量稍嫌过强。

大部分的曲乐,俱属轻松欢快的轻音乐形式,与原版本比较之下,地方性的原韵犹存,但少了往日的“土气”和一种说不出的凄酸之情,这也应是理所当然耳,江山如此多娇,都是用过去的痛苦,几许的沧桑和血汗泪水争取得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欢快和优美。王中山也许明了个中道理,因此他的“三十里铺”有十足陕北风味,但那浓烈的悲凉激昂气氛,已巧妙地塑立为曾经沧桑不复还的回忆情愫。

再听老掉了牙的“凤阳花鼓”。看到曲名,都几乎不想聆听,但却料不到,在此专辑中,它实在太出色了。由于“凤阳花鼓”编曲精绝,常常难倒演奏者,尤其对古筝这件乐器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但在王中山十个飞快的指头下,有如弹奏钢琴一般,流利地演奏出璀灿的旋律,令人痛快若狂。

协奏曲“孟姜女”的第一乐章,以原版本的“孟姜女”旋律为主,乐队的伴奏十分细腻,使气氛显得优雅恬静,而王中山的筝韵,更加迷人,操、颤、按滑、抹、勾托,已非指弹,而是“心弹”!此段几达“筝心合一”之境,故能使听者为之神远!此外第三章中的古筝花彩段,他的“摇指”十分惊人,其快速的密度,乍听之下,误以为是二胡的拉奏,绝也!

想要知道王中山的筝技,请参阅“视听艺术”一九九七年七月号,第二十三期。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