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黑胶
文 · 潘耀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听CD,当时刚面市不久的CD夹着铺天盖地的宣传来势汹汹。一半是好奇、一半是大势所趋,和一群发烧友毅然放弃了多年的旧爱——黑胶唱片和唱机,投向新兴的CD潮流阵营。

初面世的CD售价并不便宜(当年的S$30-35),但看在宣传上说的“容易方便”以及“永不磨损”份上,还是狠狠地掏出真金白银……但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灾难就来了。原以为可以与之天长地久的CD,虽没有磨损,但最重要的激光反射层却无声无息地氧化穿洞了!就好像生了癌一样,好些CD就这样或快或慢地“死”去,勉强可以唱的音质也大不如前,其中有些还是名牌贵价的CD!这种事是当初CD公司宣传里没有或“忘了”提及的。

但这并不是我重听黑胶唱片的最大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转听CD之后不知为何总是有失落和欠缺之感,听音乐的满足感大不如前。一直到多年之后偶然和黑胶唱片再次重逢,我才明白这些年来所失去的是什么!

不瞒您说,事隔多年再次重温黑胶唱片温暖音响的那一刻,那种感动、感触,就好像离家多年偶然在异乡尝到久违了的故乡风味,突然之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虽然没有当场流下眼泪,但心里似乎在哭。

于是当下发奋图强,马上开始明查暗访,大举搜购黑胶唱片,好像有点“忽闻春尽强登山”似的。只是“春尽”在此指的不完全是岁月流逝,而是黑胶的日渐式微,昔日佳片也日渐难寻。

不明白为何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音响的要求会低至近乎无知,看来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是满幸福的,“境界”相对也比较高。虽然当时不觉得黑胶唱片有什么特别,就如空气对我们和水对鱼是理所当然一样。现在的情况由于时代变迁、科技发展、录音方式以及承载体的演变,“空气”和“水”的质量也都渐渐改变了!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之间接受并认同了这些变化。

蓦然发现,我们如今似乎是活在一个生活素质、精神品位都在倒退的年代。人们很多时候追求的往往是方便和效率,注重结果多于过程。表达方式往往直截了当,不大讲究细致、含蓄和情趣,更不要说深度和层次,很多时候都在跟风。整个社会于是逐渐演变成一个大快餐店。人们的喜好、趣味都大同小异。

黑胶虽不一定完美、黑胶唱机操作也比CD机繁琐麻烦、黑胶唱片音响背景也没有CD宁静,缺点多多,但一开声,黑胶唱片的音响就是不同,令人感觉实在和有温暖的人气,就像活在并不完美但耐人寻味的人间。黑胶录音也缤纷多彩,单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录音当中便有无数各类经历时间考验的演奏可供选择。这些经过时间考验、沉淀的录音,很多如今都以CD形式重生,再战江湖!CD市场世界性的衰退,也许与此有关,试想,在什么都讲求效率,时间特别宝贵的今天,当人们听过了David Oistrakh、Rostropovich、Kempff 等等大师们的无数经典演奏录音之后,还会“冒险”花钱花时间去听一些新秀的演奏吗?

纵观现今许多CD的录音,要不是缺乏新意和个性,便是听来往往有雷同之感。不仅古典音乐如此,连流行歌曲也一样!讲求包装,“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问题,关键是创意和真诚严重短缺或根本欠奉,哪来品味、深度和感动?

CD出版业如今面临的困境,除了面对防不胜防的盗版和庞大的制作成本之外,主要原因是有更方便和更便宜的MP3!一般年轻人但求听得清楚和够大声,并不怎么在乎音质的好坏,也不能分辨,有时连音量大小都没有概念和节制,不知不觉损坏了听觉,久而久之便养成好坏不分的“烂耳朵”!这种没有追求、贪图小便宜的心态往往显示出缺乏品位和深度,长此下来,人也容易流于庸俗肤浅。

从音响角度而言,下面所言肯定并不是正确的态度和追求。但由于黑胶唱片音响背景不够宁静所附带的“效果”,常使我想起从前的农历新年——“杂音”是不少,但比起空气中永远飘浮着绵绵不绝的温馨喜悦和那浓浓的人气,些许杂音也就无伤大雅了。

也许有点走火入魔,但这就是我的态度,就好像很多“老”朋友,如今听黑胶唱片似乎也不止是听黑胶唱片而已。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