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得黑胶
文 · 潘耀田

重新玩黑胶唱片似乎还不算太迟。因为当年多少打下了一点基础(收藏),并非从头开始。又机缘巧合,蒙本地唱片收藏家卢鉴江先生指引,正好赶上有间二手(也许不止)唱片店“转移”倾销。于是一下子买进了几百张价廉物美的黑胶唱片。额外惊喜的是其中有不少CBS、DECCA、RCA以及PHILIPS等名牌西洋古典音乐、轻音乐录音和充满怀旧意味的中、港华乐录音以及新加坡“土产”老唱片,还有好些三、四、五十年代的名家爵士音乐录音(还是全新未开封的!)。虽然有些唱片已显陈旧,也有杂音问题,但价钱从开始的每张唱片和CD卖S$2/-(!)到后期的S$1/-(!!)和最后的S$0.50/-(!!!),比“结霜桥”(Sungei Road)还便宜,购买时不但不必日晒雨淋,还有冷气环境!除了感谢,你还能说什么?

也不知前后总共去了几回?店里场面一贯乱过“乱世佳人”。五花八门的从萧邦(Chopin)到筷子(Chopsticks)姐妹,各种各样的黑胶唱片和CD,满坑满谷、数以万计。第一次去花了六个钟头,才看了不到三分之一,CD根本没时间看。去了几次才走马看花似的初步看完“所有”唱片。后来又陆续去了几回,每次离开时都以为已经翻得七七八八了,但每次回来都还是有意外的发现(奇怪?)。但来去匆匆,不免有失。有几次回家后仔细一看才发现有些唱片和封套各不相干或甚至唱片封套里没有唱片,但一点也不抱怨。

好像是捡到便宜货,应该欢天喜地是不是?其实是一半欢喜一半愁。欢喜的那一半就不用说了。愁从何来呢?看看手头上的这些唱片,不禁兴起“艺术何价”之感慨!我自己也制作过唱片(CD),也许对此比较能感同身受。想想每一张唱片背后众多参与人等,种种心血和劳力——从最初的构思策划到演奏录音、文字、设计以至销售,最终不想竟落得如此田地!令人无限唏嘘!

还是做一个消费者好,虽然有时不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另外又想:我也算是个知音人,一定不会辜负众多参与有关制作同仁的心意。好好珍藏这些唱片并尽情欣赏,也算对得起他们了吧?!

先收拾心情,继续上路。个人购买这些唱片在选择上并不是一定非找到状况十全十美者不可。找到当然是幸运,有时唱片状况并不理想,但念在封套设计水平高又有品味、趣味或怀旧价值的,我也照买。更因抱着所费无几的心态,在时间有限时更是“宁杀错,毋放过”!但“杀”得痛快也“杀”红了眼,经常“杀错”固然难免,但也少了些漏网之鱼。试想想,这种机会什么时候还会再来?

唱片买了回家,先仔细检阅清理一下,确认并淘汰第一轮“杀错”者(如唱片和封套张冠李戴者以及唱片表面刮伤过甚,回天乏术者)。下一步便是清洗唱片,在这过程当中你除了能更进一步看清唱片的“伤势”(若有严重者便作第二轮淘汰)之外,同时也能更清楚地观看唱片中间那一圈包含商标和曲目的贴纸,别小看这一圈贴纸,除了每张唱片因内容而设计各异、相映成趣以外,它也包含了制作者的心意,创意甚至文化,很值得细细品味。
唱片洗干净之后,关键性的品质考验开始了。放到唱机上一唱,优劣立辨。有些唱片看来完美但杂音如雷似雨;又有些疑因前任物主唱机调整不当,唱片音槽有不同程度和情况的磨损以至有各种杂音,这种“内伤”表面上不容易看出,“鸡肋”一番之后,又是一轮的淘汰。

最后一轮筛选完毕,终于可以好好坐下来享受一下“辛劳”之后的成果和收获了。所以虽然说“所费无几”也还是要花点功夫(劳力投资)。还好所谓的“功夫”和“辛劳”对当事者而言也是整个“寻宝”过程中乐趣的一部分,更何况其中有些“宝物”还能唤起昔日美好的回忆。

最终,“货”固然便宜,但其价值和“副作用”却很可观,尤其在面对渐渐失去记忆凭藉的新加坡和广大音响品味低劣的新一代时,悲观点来说还有某种“绿洲”和“避风港”的意义!

外一章

在清理唱片时偶尔也看到一些前任物主在封套上郑重其事地写上名字甚至购买日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都有),似有长相厮守和承诺之意。看着这些带有岁月痕迹的字迹,更平添了一丝淡淡感伤。如今这些有如孤儿般的唱片流落二手市场,背后总有种种不同的故事。是主人兴趣转移还是被遗忘遗弃?又或物主离世!引人遐思猜测,终归是无可奈何!

这些年来累积的唱片除了有些割爱送给好友之外,除了严重损坏,一般都不随便丢弃,更不会转售。非关价钱,只因有情。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