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上加繁 |
文·【赞文】 |
发烧友中门派众多,笔者可谓是“无胆不欢派”,从小胆换大胆、越烧越热!不料时隔多年再添贵子,满架子滚烫的灯胆瞬间变成“危险区”,让笔者一下没了胆。思来想去还是“因繁制简”换一台晶体管综合扩大机最安全,可究竟要换哪台笔者又犯了愁,急电相询谭总舵主,不料一问之下竟......
|
|
新欢旧爱 |
文·【富文】 |
前阵子一位老朋友上门,临走时把笔者的Sennheiser HD 650耳机、HX-3耳机功放等一干设备都借了回去。笔者过了几个月没有耳机、没有功放的非人生活后,最终忍不住下槌了美国Headroom制造的Total Airhead耳机功放,新欢与旧爱究竟何者更讨笔者欢心呢?
|
|
我的发烧历程 |
文·【伟杰】 |
回首自己的过往发烧路,往往令人心生感叹、辛酸自知。从小时候家里的第一台National收音机,到八、九十年代的Philips、Aiwa迷你系统,再到如今陪伴在身边、让自己感到称心满意的音响系统。每个发烧友都是这么一路探索着走过来,或许笔者的经历将会唤醒各位道友的记忆——当年的那段发烧历程。
|
|
华乐黑胶 |
文·【潘耀田】 |
华乐黑胶唱片最初都来自中国大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直至九十年代初渐渐在市场上消失,整个过程仅有40年左右。尽管当年的演奏技术普遍不比目前的水平、录音种类也不多,但胜在演奏诚挚纯朴,不含一丝的“速成”与“功利”,令人感觉深刻耐听。
|
|
浴火重生 单端甲类前前级放大器 |
文·【许统原】 |
从1970年起,笔者玩过许多设计优秀的动圈唱头前前级,最终只留下了Head和FR升压器坐镇;不料后来依书自制的一个单端甲类前前级,竟能力挫这两个坐镇宝!唯一遗憾是耗电量太大,电池太贵。30年后,“开机电源”已成功应用在放大器上,它是否能让被雪藏的单端甲类前前级放大器重见天日?
|
|
黑胶的诱惑 |
文·【赞文】 |
正当高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时,越来越多忙碌而浮躁的都市人却开始走上追求返璞归真的道路。正如笔者躲在高阁玩CD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加入黑胶唱片大军中一样。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损友家享受了一段黑胶时光,那般美好滋味在心头挥之不去、让人难抵诱惑……
|
|
永远的黑胶 |
文·【潘耀田】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面世的CD来势汹汹,笔者和一群发烧朋友毅然舍弃黑胶旧爱,投向新兴的CD潮流阵营。然而当潮流热度褪去,才蓦然发觉经得起岁月洗刷的黑胶,它的深度与品味早已为自己立下标杆,渗入到自己的人生里……
|
|
买部胆机听快鼓 |
文·【子旋】 |
打击乐中的鼓乐,是不少发烧友的最爱。密集快速的鼓点,激荡全身的细胞,也拍打着发烧友的理智——为追求卓越音质而大掏腰包。为美声美乐烧了那么多年,笔者烧出了其独有的经验之谈: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究竟,这部KT88是如何让笔者放弃“面面俱到的中庸”的呢?不妨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
|
苏联黑胶唱片 |
文·【潘耀田】 |
上个世纪笔者刚开始购买黑胶唱片时,满心向往的是DGG、EMI 这些贵价名牌。而旗下拥有苏联顶尖演奏家和乐团,并且录音水平也是一流的Melodiya(苏联唱片),唱片售价却仅是名牌的一半!如今回首往昔,真不明白为何当年对这些超值的苏联唱片就是不怎么热衷?
|
|
和初哥聊天之九——炒股发烧两忘情 |
文·【子旋】 |
发烧与炒股,两者看似毫不相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把炒股中的行话“吃鱼吃中段”、“进进出出,不断换手”套用在发烧上一样适合;发烧友添购器材时选经典名牌贵器,正如炒股中买潜力股是同一个道理。作者以炒股的角度来谈发烧,令人会心一笑。
|
|
叫我如何不想她 Yamaha NS-1000 |
文·【陈维发】 |
在笔者发烧的40年间,玩过的器材数量不少且各有精彩。然而让笔者一直念念不忘的却是当年失之交臂的——Yamaha NS-1000扬声器。它以昂贵的紫檀木作为音箱,中音单元以稀有金属“铍”为振膜,高贵的外形与出色的声效让它成为收藏家的对象,如今真是“有钱都买不到”!
|
|
寻得黑胶 |
文·【潘耀田】 |
重新玩起黑胶唱片的笔者,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扩充黑胶唱片的收藏量。承蒙收藏家前辈指引,赶上二手唱片店的“大甩卖”,让笔者满载而归。买到“便宜货”固然开心,但是该如何筛选、品赏这些二手黑胶唱片呢?
|
|
Pass Lab XP-20 |
文·【何首乌】 |
玩发烧器材多年,笔者总因长期发烧测试所留下的偏执习惯,而无法全心投入品尝音乐。直至有缘与Pass Labs XP 20相遇,搭配上Jadis JA80胆机与LS 3/5a喇叭;一张张往日熟悉的唱片展现出全新的风貌,动态细节美不胜收。此刻只愿将满腔感动付与纸墨,更与君说。
|
|
不折腾 |
文·【赞文】 |
两只水鱼的契机,一杯清茶的姻缘,给了笔者一个领略 Hi-Fi 器材真正魅力的机会。本着不折腾不发烧的精髓,笔者开始了10 多年的Hi-Fi 折腾生涯。且听笔者细谈持续高烧一路折腾来的经验心得,或许也适合正在折腾着的您。
|
|
音乐人生 |
文·【炜哥】 |
当今速食社会里,人们来去匆匆。当便携的Portable music取代音响时,当网上下载的流行口水歌取代制作精良的唱片时,人们失去的不仅是自己耳朵的享受机会,更多的是放弃了一种人生的追求态度。如何好好地享受“音乐”和“人生”?阅读完本文,您的心中自会有答案。
|
|
8瓦够吗? |
文·【Uncle Mike】 |
一般人对只有8W输出功率的后级相信都会嗤之以鼻。然而在一群发烧老友的指点下,笔者将只有区区8W输出的Diva EL34胆机搭配Fostex 126喇叭,在播放百人交响乐时竟毫不费力!有兴趣知道个中奥妙的朋友,请听笔者细细道来。
|
|
情深往事 |
文·【富文】 |
92-94年出版的费玉清情歌专辑,无论演唱或录音都是上上之作。2008年,费玉清重录《老情歌》,岁月的磨练是否令老情歌变得更香、更醇呢?请听作者一一道来。
|
|
古典唱片寻宝秘笈 |
文·【许统原】 |
创立于十九世纪末的EMI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唱片公司,EMI的历史几乎就是整个唱片业的发展史,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更是EMI的黄金年代!本文详细介绍了EMI的版号、年代及经典作,是黑胶唱片迷必备的寻宝秘笈!
|
|
试听Sennheiser新旗舰耳机 HD800 |
文·【陈维发】 |
君不见今日所购买的IT产品,明日可能已是过时的设计!厂商无时不刻在推出新产品,如今,德国耳机巨头Sennheiser就推出新一代旗舰耳机——HD800以取代旧款HD650,到底新款耳机如何优胜旧款耳机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
|
浅析《雨果发烧碟》的拾音方法 |
文·【李北】 |
每种拾音方法都有其最适合的场合,本文总结了几种具有代表性情境下的拾音方法,看录音师如何巧妙地拾音以重现录音现场。 |
|
完美伴奏 |
文·【富文】 |
一个完美的伴奏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再美丽的花朵也需要绿叶来衬托。当伴奏乐队不再是陪衬花朵的绿叶,而是升华成和独奏乐器不断擦出火花的默契搭档,这样的演奏才会更平衡、完美。 |
|
DGG黑胶碟寻宝秘笈 |
文·【许统原】 |
最近,玩黑胶唱片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如何辨别版本的先后、录音的年代和背景不甚了了。今天,且让小弟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由于大家都以收藏33.33转LP为主,因此集中谈论33.33转LP——何谓原版、再版(reissue)及复刻版(Clone)等。 |
|
和初哥聊天之八——眼花缭乱选CD |
文·【子旋】 |
CD自1982正式发布后,已有普通版、24K金版、HDCD版、XRCD版、SACD版、LPCD版、K2HD版等等,初哥们看得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本期的“和初哥聊天”,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选CD。 |
|
“疯狂富姐”开悟记 |
文·【子旋】 |
发烧初哥晋级篇!谭总编亲自“授课”,从音响器材识辨到摆位,从列数发烧名盘名碟到如何欣赏音乐,这样一场醍醐灌顶的“开悟课程”怎能错过? |
|
全频喇叭与P&C 245胆机 |
文·【许统原】 |
每当和朋友谈起我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只有两瓦时,他们都露出非常惊讶的脸色。究竟两瓦的功率能有什么用?又能推动什么喇叭呢? |
|
携机走天涯(二)——耳机也发烧 |
文·【陈维发】 |
常年被公司老板“放逐天际”的笔者,竟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海外生活。不是笔者适应力奇佳,而是笔者的“忘忧草”——耳机,不仅可以解忧,而且可以升级换代,让笔者过足发烧瘾,本期就谈谈笔者为耳机换发烧线的经验。 |
|
携机走天涯 |
文·【陈维发】 |
常年出差国外的笔者,最痛苦的莫过于因不能携带太多发烧音响器材而患上Hi-Fi相思病,还好发烧界还有耳机这件宝物。HD-650作为笔者的“忘忧草”,让笔者千里走单骑亦不再觉得苦闷! |
|
黑胶世界的天方夜谭 |
文·【阿狂】 |
一张黑胶唱片、一个大千世界、无数琐碎故事,这是一个LP痴的梦语。在童话故事里,一个智女用一千个故事诉说天方夜谭的世界。在小弟的发烧世界里,两千多张LP能诉说多少故事呢? |
|
聊天之三——找准龙穴,咱也过一把皇帝瘾 |
文·【子旋】 |
寻找“皇帝位”是烦恼,也是乐趣。如何凭耳朵和经验找到一个相对来说最理想的点,着实让初哥大伤脑筋。然找准“皇帝位”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享受音乐,对真正爱好音乐的人来说,处处皆是“皇帝位”! |
|
和初哥聊天之二——弃繁就简 轻装发烧 |
文·【子旋】 |
电源洁净器、CD机、解码器、升频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喇叭、各种线材、五花八门发烧进补暗器……,组一套发烧系统要买这么多?其实没那么复杂,CD机、放大器加一对喇叭即可。如何挑选呢?且听Jay为大家列出一套“入门”系统清单! |
|
和初哥聊天之一——发烧迷乐颠颠的星期天 |
文·【子旋】 |
Hi-Fi要入门,先要取真经。笔者回首当年,最幸福的莫过于每个星期天追读谭舵主的专栏,追读了又追买,乐颠颠地跑遍全岛各角落,买不起的至少也要追看、追听,真是无尽乐趣也! |
|
Russco惰轮唱盘 |
文·【许统原】 |
有着独特转盘设计和航空业和军事工业专用油压避震器的Russco,绝对是一架非常特别的惰轮唱盘,笔者相信比EMT 927迟了十二年的Russco完全有能力挑战它的盘皇宝座!
|
|
土炮唱头放大器重见天日 |
文·【许统原】 |
最近友人托笔者推荐一台唱头放大器,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曾经最爱的一架真空管土炮放大器,当初因噪音的问题才将其束之高阁,如今科技发达,且看笔者如何让其重现光彩! |
|
黑胶情怀之二——寻找黑胶碟 |
文·【潘耀田】 |
上回书讲到老友阿狂兄惠赐EMT专业名唱机一部让笔者我重新回到黑胶的怀抱,怎耐稍过时日家中黑胶已经“弹尽粮绝”,于是又有了本期要和大家谈一谈的外出寻碟的“坎坷经历”。 |
|
和初哥聊天之七——系统靓声的源头 |
文·【子旋】 |
CD机是整个系统的讯源,分析力不高的信号,就像一团模糊的图画,送到放大器放大出来依然是模糊的。讯源不好,哪怕你后面用的发烧线材再好,喇叭再靓声也于事无补,所以如何挑一台好的CD机绝对不容忽视。从“混搭型”到“精品型”,本文为大家一一解惑。 |
|
和初哥聊天之六——漫谈喇叭 |
文·【子旋】 |
笔者的喇叭情结源于中学时代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只床头柜般大小的喇叭箱,自己动手的乐趣自然不用多说,还可以了解一下喇叭的内部构造,日后挑选起来喇叭自然“胸有成竹”,本文是笔者整理的一些粗浅心得,盼能抛砖引玉。 |
|
和初哥聊天之五——发烧线 |
文·【子旋】 |
自从当年一时兴起买了贵价讯号线换掉鸡线,笔者才真正领略到发烧线真的很“邪”!“信邪”后的这些年,笔者也慢慢总结了自己的几点发烧线小心得,希望对初哥能有所裨益。 |
|
CD & MP3 |
文·【富文】 |
苹果第五代的iPod video(WAV格式)和Technics PCDP(CD格式)将要展开一场贴身肉搏!由电脑狂人负责格式转换,笔者蒙眼比试,火拼结果如何?请看内文。 |
|
黑胶唱片的护理与起死回生术 |
文·【许统原】 |
LP是收藏品,保养必不可少。如果你的唱片布满灰尘、静电,播放起来炒豆杂声不断;或者出现更严重的情况比如发霉、不小心把唱片刮花等,那么你就需要看一看本文的保养秘笈了。另外不要以为新唱片就不要保养,新唱片保养之后更会延年益寿。 |
|
唱臂垂直循轨角调整器 |
文·【许统原】 |
对于老LP迷而言,调整唱头唱臂的一些基本功夫他们皆已具备。而对于那些要从CD时代跨入LP领域的新LP迷而言,他们恐怕就没有这些基本功夫。笔者在这里想以最简单的方式来为这些新鲜人讲述如何调整VTA。
|
|
黑胶情怀 |
文·【潘耀田】 |
从最初接触黑胶唱片至今算算已有四十余年了。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玩这老东西?今日的CD虽大行其道,但始终不能完全取代黑胶唱片的地位。细细比较内容完全相同的两张唱片,LP的声音中似乎蕴含着更多的......
|
|
一步一发烧 |
文·【章鱼】 |
从我拥有第一套音响系统开始,就展开漫长的发烧生涯。搜罗和收集“发烧补品”成为我生涯中一项业余爱好。想必每位发烧友都有此同感,一步一步慢慢来改善系统,享受其中过程,也是发烧一大快事! |
|
摄影与音响 |
文·【富文】 |
同时发烧音响和摄影的发烧友大有人在。摄影是用双眼,而发烧音响需要的是双耳,对于摸拟和数码之间的争论,摄影和音响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
|
身价日涨的惰轮唱盘 |
文·【许统原】 |
一般人对惰轮唱盘的印象不是很好,没想到惰轮唱盘在1976年被皮带式唱盘所取代后的今天,仍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难道这些人都脑袋少了一根筋或是钱太多没地方花? |
|
State Of The Art——谈SOTA STAR唱盘 |
文·【子旋】 |
SOTA Industries是美国一家小规模的音响生产商。SOTA是State Of The Art 的缩写。除了生产唱盘之外,SOTA也生产了一个广为收藏家所乐意收藏的圆柱形MC唱头放大器。 |
|
和初哥聊天之四_胆石之争 |
文·【子旋】 |
胆机和石机各有所长,根本就是两种世界。发烧后很长时间我才体会到,要想鱼和熊掌兼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既买鱼,又买熊掌,想吃鱼时就煮鱼,想吃熊掌时就烹熊掌。 |
 |
不惜千金但求好声 |
文·【炜哥】 |
都说头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胆大包天”之徒。此次文章的主角Henrick先生想必是名胆气过人的发烧友,一出手就敢于尝鲜,将新加坡第一对ProAc D100旗舰这只硕大无比的“螃蟹”吃了下来! |
 |
球管帝国 |
文·【许统原】 |
每谈起直热式三极功率管时,都离不开WE 300B、RCA 2A3、RCA 211和RCA 845等,这些功率管各有特色及缺点。 |
 |
疯狂富姐发烧记 |
文·【子旋】 |
各位看官,本地发烧界近年来最不可思议的事,在小弟眼皮底下发生了!富姐在买下雅瑟书架喇叭的2小时之内,连自家门都还没进,就半途换代,连跳几级提升到价钱贵10倍的Hi-End小喇叭! |
 |
美人鱼随想 |
文·【杨金成】 |
这回小杨要介绍的人物是马六甲发烧友所尊敬的Uncle Philip Low。他所收藏的黑胶唱片也是甲州发烧友之冠,多达七千多张!搜罗了各类音乐作品,羡煞不少现在才开始收集黑胶唱片的发烧朋友。 |
 |
甲州最大黑胶唱片迷 |
文·【杨金成】 |
这回小杨要介绍的人物是马六甲发烧友所尊敬的Uncle Philip Low。他所收藏的黑胶唱片也是甲州发烧友之冠,多达七千多张!搜罗了各类音乐作品,羡煞不少现在才开始收集黑胶唱片的发烧朋友。 |
|
|
 |
发烧日记之恩师寻道记 |
文·【炜哥】 |
原本小弟只不过徘徊在Hi-Fi深渊的边缘,却不幸在随Sam君(帮凶也!)拜访教主老巢那日醉得四脚朝天。谭教主眼疾脚快,一记老腿将小弟这个无知青年踢进了Hi-Fi的无底洞,以至小弟差点沦为负资产阶级。 |
 |
回首来时路 |
文·【富文】 |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这几个月发现,公司里原来还有另外三个发烧友。我这才明白:一个人要烧是烧不到哪里去的。但是一旦四个人一起发烧,哗!不得了,真的是烧到无法控制呢! |
 |
烧游记之——简单就是美 |
文·【H K Lee】 |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玩古董收音机的高手,直至认识了亨利,才知道他是比我道行更高的超级收音机玩家。
|
 |
鸟枪换炮 决战斗室 |
文·【炜哥】 |
恶声我不怕!有恶声才有玩的方向。若是一开始就玩到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终极境界,悲哉,那就真的“玩完了”。
|
 |
烧游记之——客途余音 秋恨袅袅 |
文·【H K Lee】 |
即使白驹荣只唱过一首《客途秋恨》,在我心目中,他永远都站在山顶的巅峰!
|
 |
初哥日记:谭府朝圣篇 |
文·【炜哥】 |
Sam甚爱喝酒。一天,他三杯下肚,见我这个小发烧友可怜兮兮,便提议我跟他去《视听艺术》的谭老编家踢馆(当时我心里暗想:哈哈,叫化子交上好运了!)。“好好好!我跟你一起去踢!”眼见机不可失,赶紧乘Sam神志不清之际,立即答应。
|
 |
尘缘 |
文·【杨金成】 |
尘封已久的回忆一幕幕地涌现出来,过去所共处的人和事如影片倒带般地浮现出来……听着听着,小杨的眼睛有点泛红了……
|
 |
SME 3012唱臂升级记 |
文·【阿炳】 |
升级之后的SME 3012唱臂表现有明显的进步:流行歌手Olivia Newton John此刻正用她那极富挑逗性的歌声在唱:“……come on over……”,害得我心猿意马,差一点以为伊人就在我身边,再也无法提笔写下去。
|
 |
烧游记之发烧尽时见真情 |
文·【H K Lee】 |
我和黎兄虽然在Hi-Fi道路中认识,但是大家都能抛开Hi-Fi的‘枷锁’。在经济不景气之际,只要彼此轻轻问候一下对方,已胜过Hi-Fi的千言万语。
|
 |
我的黑胶唱片情 |
文·【林子贤】 |
敢问苍天!既然我们的科技文明比1920年~1940年进步了,但为什么我们重播‘传神’的本领却在开倒车呢?!
|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文·【杨金成】 |
在小杨不断地“灌毒”下,陈文佳君想把家里原有的音响系统Update一番。子贤兄安排了四位发烧友让陈君做个比较借鉴;曾大侠则答应在新Office摆“龙门阵”招待我们。约定时间一到,我俩立刻驱车南下,深入“虎穴”! |
 |
超低音喇叭多只香炉多只鬼? |
文·【林子贤】 |
我认为“超低音”在在系统里必须绝对隐形。当重现没有低音讯号的乐段时,您无法知道有“超低音喇叭”存在,而当低音讯号出现时,您亦“无法”知道有“超低音喇叭”存在,但音乐的力道暗涌又是那么地惊人! |
 |
烧游记之发烧龙门阵 |
文·【H K Lee】 |
他的唱盘超过十部、唱臂更夸张,多达四十多枝,而且都是有名气、有贵气(高贵与昂贵)的货色。最令LP发烧友羡慕的是,他竟然一口气拥有Julie London近二十张黑胶碟,蔡琴的黑胶碟近年疯狂地被炒作,他也几乎全部收齐。 |
 |
视听为用 艺术为本 |
文·【子旋】 |
多年来目睹了太多的杂志热热闹闹地冒出又悄然无声地消失,然而,一本读者群非常特定的华文杂志——《视听艺术》,竟然能生存14年,而且越办越红火,这不但是个异数,也是一种文化奇迹! |
 |
烧游记之——自制喇叭乐趣多 |
文·【H K Lee】 |
发烧,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段历程,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选择,如事业、婚姻、友情等,但只要每一段选择都是忠于自己,全情投入,根本就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 |
 |
两个女人一个墟之MD相对论 |
文·【小辣椒】 |
其实,有关MD的学问可大了,它的配备器材更是多不胜数,单是录音的线就值得大书一番。真正的MD专家,也绝不是象我和这位准妈妈这样,随便翻翻资料那么简单的。 |
 |
夙梦成真 |
文·【姜太公】 |
哎!怎么这声音与我听过的差别这么远!蔡琴的呼吸声、喉咙声,魅力十足,加上那迷漫四周的空气感,实在太奇妙了,我好像中了邪似的,随着歌声摇头摆脑。 |
 |
见血封喉的金垫——Harmonix RF-900 |
文·【Sam】 |
最近又碰到谭主编,问起何时能将RF-900完壁归赵,却被告之阿狂用了RF-900之后,已“毒发身亡”,仅能把两个空盒子归还。至于那八个金垫,早已被当作“陪葬品”云云……
|
 |
西马踢馆行记趣 |
文·【Sam】 |
最近我们这几个发烧狂佬“起头疯”,组织一个“越洋踢馆团”,由超级大发烧蔡总做团长,谭老编做统筹,耀田与小弟则充当小罗喽…… |
 |
苦日子里的好时光 |
文·【黄匡宗】 |
挨苦日子的时候,入门唱机的最佳选择,首推Rega的Planar-3和RB-300唱臂。Rega的声音有整体连贯性,靠的是设计非凡的RB-300,一体成形的臂管和高精密的承轴。 |
 |
金屋藏娇 |
文·【顾维薇】 |
不说不知道,许先生有金屋藏“娇”的习惯,一藏就二三个,他还特别买了一间公寓给“伊人” 们住,喜欢喜欢就上去沉迷莺语娇声。 |
 |
Hi-Fi Man日记三则 |
文·【K.K.】 |
忘不了NBS发烧线的Hi-Fi Man唯有拼命向人挑战,以胜利的滋味来麻醉自己,在战胜了所有初哥后,他终于越级挑战KK。 |
|
神兵与捆仙索 |
文·【K.K】 |
如今,Hi-Fi Man大彻大悟,知道读书不可囫囵吞枣。天书中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是前辈们以经验和心血煎熬出来的,只有把前辈们的功夫融汇贯通,才能继续发扬光大。
|
|
动之以情的音响境界 |
文·【谭泽江】 |
从《歌舞今宵》至《苏州夜曲》、从催人泪下至梦中情人,说明了音响系统除了官感的刺激以外,其实还有很高的可塑性,它反映了主人家的音乐品味、文化修养与精神层次。 |
|
新宠 |
文·【黄匡宗】 |
Active 10是为爱乐者设计的喇叭,不是给玩音响的人设计的。因为它“没得玩”——没有喇叭线,也没有花俏,它只是老老实实地把录音还原。 |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文·【夏冰】 |
无论是哪种人,或多或少都会在爱好一栏里填:音乐。若有人填“雨果音乐”,他一定和华族、华乐有着非一般情结。发展华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
烧游记之——香港一日游 |
文·【H K Lee】 |
在香港的发烧店,你很容易结识到同道中人,他们的发烧知识甚为广泛。自问玩英国老牌喇叭Goodmans多年,对它已经滚瓜烂熟的我,想不到碰上这几位发烧友,竟是小巫见大巫。
|
|
创世纪的故事 |
文·【阿狂】 |
在社交场合,常听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次听后我总是捧腹暗笑,怕出力大笑会造成肚子抽筋。
|
|
马六甲之光 |
文·【杨金成】 |
马六甲,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曾到此游玩,以见识这里的名胜古迹,你可知道,在这古色古香的小城镇,也孕育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发烧热潮。
|
|
卧虎藏龙东海岸 |
文·【桠柴】 |
耳闻本地东海沿岸有一处别具一格的发烧房,金阁置宝。本人好奇何宝之有?阁主是何等人也?
|
|
发烧音响开悟记 |
文·【谭泽江】 |
玩音响,最开心的莫过于为心爱的喇叭找到一个龙穴,从此音场阔如宇宙,低频直捣地府,高频直达天庭。
|
|
电阻群英会 |
文·【许统源】 |
大家都知道,不同种类的电容在音频放大器里对音色有不同的影响,而有关电阻对音色的影响就比较少人谈论。到底哪一类电容比较适合运用在音频放大器里呢?
|
|
包大人发烧记 |
文·【杨金成】 |
谁说平价的器材不能让人充分享受?!问题只在于发烧友是否用心去不断创新及尝试!
|
|
Conrad Johnson PV-7 |
文·【林子贤】 |
Conrad Johnson 于十年前推出的 PV-7 前级,由于售价合理(记得当时 PV-7 的售价为 S$1,450 左右),性能不俗,因此相当受欢迎。 如此受欢迎的CJ PV-7 有什么优缺点呢?先说说优点吧!
|
|
电容大会串 |
文·【杨伟鑫】 |
用在放大器上的电容对音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用错电容器会使放大器发出难听的声音。最近,我焊了一部 SRPP 胆前级,发现零件非常敏感,每换一粒零件都会变声。
|
|
金牛入城记 |
文·【K.K.Teo】 |
音乐可以怡情养性,音响是播放美妙音乐的机器。如今,胆机反而成了发烧友爱不释手的机器。我在开始发烧时乃怕胆之人,但在一个朋友处听到 VTL 胆前后级搭配 Rogers LS3/5A 后,从此便中胆机之毒,无胆不欢。
|
|
片片情深 |
文·【杨金成】 |
Richard Tay虽是旧歌的拥护者,但他却健谈而不保守,有如一名彬彬有礼、好学不倦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讲究原则(可想象他四处寻找旧唱片时所碰的钉子)、坚持到底的收藏家。
|
|
蜂巢板传奇 |
文·【许统原】 |
好不容易苦等了三十日后收到续订的蜂巢板,同样地,不一会儿就分清。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告诉自己,手头上这两片蜂巢板千万不可再借出去,以免重蹈覆辙!可最终还是被“骗走”了一片。
|
|
装之不倦 讲之不厌 |
文·【林子贤】 |
一部真正好声的M-7是一位品格清高的君子,与世无争,除了温驯地、默默地为音乐服务外,别无他求。正因如此,M-7最忌毫无节制地进补,否则它那高贵的品格和与世无争的情操便保不住了。
|
|
善哉!《毒功秘笈》 |
文·【德胜】 |
我过去虽不说与音响不共戴天,却也是视为仇敌。自读这本书经后,遇到不知我底细的老板,看我经常拿一本《视听艺术》来逛商店,也不知朕是何方神圣,竟一次次邀请我坐上“皇帝位”聆听世界名曲,快哉!快哉!
|
|
天书与我 |
文·【林子贤】 |
早在七十年代末期,受华文教育的Hi-Fi发烧友所阅读的刊物是香港的《音响世界》、《音乐生活》及台湾的《音乐与音响》等,这些刊物影响了发烧友选择器材的取向、品味,因此被视为“天书”!
|
|
自制电源线 |
文·【许统原】 |
如果有人告诉你,把音响器材的电源线换上一条特别设计的电源线,音场会更开阔,更深广,更宁静而富质感,同时高音去得更尽,细节更多,层次更丰富!你一定笑他发神经,听音响听到走火入魔,鬼才信!
|
|
频频爆胆的套件 |
文·【许统原】 |
300B直热式三极管在日本音响界中享有“梦幻之管”之称。自从“西电”在1988年停止生产300B之后,一只完好的“西电”300B已经被“炒”到一千两百元左右!到底它有什么魅力,直教日本发烧友这样迷恋呢?
|
|
经外奇方 |
文·【林子贤】 |
几个月前到朋友处“饮茶”,惊见Jubilee扬声器上各摆了一只“胆”,上前细看,咦!是苏联制的6922真空管,千万摸不得、拿不得,这可能已花了朋友三天三夜的心血调校……
|
|
LP与CD之争 |
文·【令吟村仕】 |
播放过程中,Dr Seet一言不发,听完一面之后,他打破沉默,要求再播一遍……结局不用多说了,当Dr Seet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播之后,一抬眼,才发现已经坐了整整45分钟,而且皇帝位周围也站满了旁听的人群……
|
|
牛刀小试 |
文·【杨伟鑫】 |
一台CD机音质的好坏,转盘的优劣起着重大的作用,影响着CD机的整体素质。笔者为一台山水X-711 CD机动了小手术后,声音马上改观,而且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 |
文·【林子贤】 |
要防止DTI因电源插而引起的悲剧,一定要将它斩草除根。由于所附的电源供应器空间有限,DTI又只需正电而不需负电,故我索性重新做个较好的分体电源给它!
|
|
东洋之旅 |
文·【许统原】 |
自做放大器在日本很流行,尤其是胆机。在秋叶原,象铃兰堂、若松通商、三荣无线以及Otec等电子零件商店,都是不少本地“自做”派人士常光顾的地方。
|
|
寻宝 |
文·【杨伟鑫】 |
发烧友一坐上皇帝位,肯定要听LP或CD,这时不听FM Stereo似乎没有什么损失,然而日常看报、吃饭时,就会打开调谐器(Tuner),把它当作背景音乐,况且有很多六、七十年代的歌曲在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呢!
|
|
天涯何处觅知音 |
文·【K K Teo】 |
此君如此妄自尊大,自然令人退避三舍,笔者曾在一本音响杂志上看过此君沾沾自喜地夸耀其系统能够吸引一只鸟来“欣赏”,可见此君的系统比较适合飞禽听,一般发烧友的系统对他而言当然就不靓声了!
|
|
春江花月夜 |
文·【罗宾唐】 |
如雷贯耳的一对Grande Utopia迎面而立,俨如佛祖座前两大金刚般威严神武,左右金刚的两旁各设置一部Gryphon的Antileon Solo,背后整整齐齐地并排一系列大有来头的前级、解码器、CD机、DVD机……
|
|
报喜 |
文·【陈宝发】 |
这些器材实际上得来不易,前前后后大约也花了一万多元新币吧。小弟只是一名打工仔,要我一次过拿出这么多现金来,实在是无能为力,幸好遇到贵人,才得以顺利地将器材一件件买下,至今我仍对他心存感激!
|
|
发烧友ABCD1234 |
文·【李克汉】 |
谨以此打油诗献给天下发烧友!
|
|
玩命! |
文·【林子贤】 |
话说Budd打开Marantz-7及Counter Point SA-20后级,SMGa扬声器便开始“唔唔”叫,可见有相当大的交流电噪声,甚至发出中高频段的“吱吱”声,据Budd说,此机已“吱吱唔唔”了三十年……
|
|
沧海遗珠 |
文·【杨伟鑫】 |
打开CD-X711的机壳一看,哗!眼前一亮,两粒变压器、两粒6800 MFD Nichicon低内阻音响专用电容器、二十多粒绿色的Nichicon “MUSE”音响电容器。而最令人注目的是转盘部份,竟采用了Jetter Motor……
|
|
电源杂波滤除器的回响 |
文·【许统原】 |
作者总结了他的测试经验,肯定了“玩Hi-End的第一步,从电源开始”之说。但是该如何选择好的电源杂波滤除器呢?有几点可以供有兴趣的发烧友参考……
|
|
追梦人 |
文·【蔡德成】 |
当然,拥有名机是件很快乐的事(损失个老婆才不放在心上呢!),名机美妙的声音,伴我渡过了不少美好时光,虽然耳际不停地响起老妈的训话:“还不快找个女朋友!还不尽快把老婆本给储蓄起来……”
|
|
摩机之道 |
文·【林子贤】 |
摩机最吸引人的地方,乃是付出少许金钱就让自己心爱的器材性能更上一层楼。而古人说:物似主人形。这是很有道理的。“摩机者”的处世、为人、品性及品味就反映在他自己的音响系统里。
|
|
苦尽甘来 |
文·【K K Teo】 |
自从听了Joo兄的McIntosh组合后,虽然是原子粒机,却予人温暖的音乐感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几个月后相约某日晚上去Joo兄处体验“交流电杂波滤除器”和McIntosh的威力。
|
|
黑胶唱盘的迷思 |
文·【谭泽江】 |
黑胶系统的表现是由许多变数影响着的,对于“好玩”的朋友当然乐趣无穷,但对于没有时间、耐性及经验的朋友则会被唱盘玩死!更何况调校失当的黑胶系统,其音色、音质及频率平衡反而不如CD机!
|
|
劫数 |
文·【杨伟鑫】 |
令发烧友又爱又恨、朝思暮想的讯号线,表面上看起来不怎么“值钱”,可是却贵到要命,价钱之高足以让你心惊胆颤。不论你爱也好,恨也好,若要你的音响系统有更“好声”,则非得用它不可。
|
|
一个湿淋淋的晚上 |
文·【许统原】 |
……我头上的洗发剂已经开始流到脚趾头,碍于礼节,只得支支吾吾、强颜欢笑地应付几句,好不容易捱完这通电话,正准备回冲凉房,忽然间背后传来一把充满磁性而又性感的声音,令我听得楞住了……
|
|
我与油浸线 |
文·【发烧光】 |
这天,美滋滋地接妥了HDI和另一条讯号,可一开声,天崩地裂,山河变色,心里直喊“不妙”--原来声音无比刺耳!好不容易缓过气儿来,随即破口大骂那位“损友”+-×÷☆♂♀◇,发誓要取他首级而后快。
|
|
卖花说香 |
文·【梁仔】 |
许多发烧友都不太信赖“土炮”,认为它不可靠。我认为只要手工好、焊得牢,为何不可靠?再说,许多制成品也是由人手制作的呀!
|
|
谈滤波电容和扼流线圈 |
文·【许统原】 |
当你打开功率扩音机的机盖时,首先见到的是变压器,接下来就是象牛奶罐般的滤波电容了,到底滤波电容的容量是否越大越好呢?它对扩音机的音质又有什么影响呢?
|
|
我的发烧生涯 |
文·【发烧光】 |
每个周日,我都会到发烧友的家“大斗法”,通常我们会各自带几条发烧线来大打擂台,几乎各种名线都已先后出场(当然还有更多更多的线还没发现)。直到现在,最令我难忘的讯号线只有一条,那就是……
|
|
谈喇叭的摆位 |
文·【杨伟鑫】 |
大多数新入门的发烧友都不知道喇叭摆位对音响系统的效果起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住在内部设计花样多的组屋的发烧友,作者现在就以一般组屋房间的面积来谈谈喇叭的摆位。
|
|
一些Hi-Fi的心得 |
文·【梁仔】 |
电源的素质对器材非常重要,但若电源充满了RFI、EMI等等“不速之客”,再好再大的Power Supply也是于事无补,这究竟该如何是好?
|
|
得救 |
文·【K K Teo】 |
有经验的发烧友都知道聆听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后是扬声器、后级、前级、CD机和解码器,再接下来便是接线,如果配搭适宜,扬声器摆位正确,是可以调校出自己喜爱的音色的。
|
|
为ATC SCM-10加料 |
文·【杨伟鑫】 |
ATC SCM-10是对出了名的难搅的喇叭,搅不好时还不如一对平价喇叭。如果要搅到好声,肯定要出尽法宝,少说也得花上二个星期到二、三个月去驯服它,结果也可能因为搅不好而最终把它卖掉!
|
|
谈电解质电容的寿命 |
文·【许统原】 |
每个发烧友都知道长开机的好处,但你可曾想过长开机对电源供给里的滤波电解质电容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吗?
|
|
照破山河万果 |
文·【SAM】 |
Spendor SP1的知名度不高,但聆听时,就在声音从SP1飘出后的那一刹那,我顿时屏息凝神,为其超然的细节与感性感到砰然心动。
|
|
音魂 |
文·【杨伟鑫】 |
音量控制器是放大器的重要元件之一,音质的好坏全靠它。它是讯号必经之地,放大器无它不行。音量控制器声好与否更要归功於其左、右声道阻值的误差,它能使您的音响系统更上一层楼。
|
|
无名线 |
文·【杨伟鑫】 |
讯号线在音响系统中是很重要的,可是如何在众多的讯号线中加以选择呢?这学问可大了。发烧友最期望的当然是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线,可惜这些线(并非全部)的表现在同等价位中,也许还不如一些不知名的线。
|
|
玩超低音喇叭的心得 |
文·【梁仔】 |
世上很少人会象发烧友一样,喜欢自找烦恼,故意去「发烧」!若不幸惹上超低音喇叭,更是伤痕累累。
|
|
升级之道 |
文·【杨伟鑫】 |
要升级就要换机,可是说到换机却大有的学问,原因是换了比旧机贵得多的新机却不一定会等于更好声,有时甚至会更差!
|
|
精打细算选器材 提高修养为上 |
文·【杨逸】 |
“发烧门”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乐林大派,它有如宇宙的无底洞,深不可测。若功力达到某个境界而来个金盆洗手的人,相信是廖廖无几,就因为有许多人精神可嘉,偏向虎山行,才能把“发烧门”发扬光大。
|
|
烧游园之“远看婆娑树影” |
文·【H.K.Lee】 |
到发烧友司徒家中听音乐,再一次让我领略Hi- Fi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与变化无穷,绝对没有一本通书看到老的公式。
|
|
吃一堑 长一智 |
文·【王丽】 |
也许你不信,在满地落叶的幽静乡间,也有售卖MD的小铺,我就是在寄居日本上野乡间时,深深迷上MD。
|
|
扭转乾坤 |
文·【杨金成】 |
在测试时把ADT电源线换在前后级交替使用,以上的音响效果尚未能很明朗地显现,一旦前后级同时使用NBS Dragon Fly II,那种刹那间海阔天空的感觉叫人回味无穷!
|
 |
金屋藏娇 |
文·【顾维薇】 |
不说不知道,许先生有金屋藏“娇”的习惯,一藏就二三个,他还特别买了一间公寓给“伊人” 们住,喜欢喜欢就上去沉迷莺语娇声。 |
 |
感觉 |
文·【顾维薇】 |
在一整套理论武装下的系统音效如何呢?一轮音乐过后,我觉得这套系统很不错,而且“文武”双全,连流行乐也播得很好,只听得CoCo唱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七情上面,动感十足。 |
|
唱头乾坤大挪移 |
文·【Gabriel Tan 】 |
采用OOPS接法后,发烧友在唱LP时可能会误以为是在听CD,因为LP表面的噪音也消失无踪。但是,音乐里自然丰富的音色却让人完全了解到这是LP唱盘系统的杰作啊。 |
|
甲州之光 |
文·【杨金成】 |
马六甲虽然是一个小城镇,但最近新进发烧朋友层出不穷,让我们一班发烧友有更多新的发烧天地去逍遥,诚为人生一大乐事也。 |
|
发烧日记 |
文·【杨金成】 |
小时候,我是军事迷,买不起战斗机,只好收集飞机模型!十年前,我爱上名车,心痒难忍地买了几部名车模型,聊以安慰!!而现今,迷上了恼人的发烧音响,却没有任何音响模型让我阿Q一番!!! |
|
举足轻重的空间因素 |
文·【杨伟鑫】 |
根据著名扬声器设计家Mr Dave Wilson的一番话指出,一对良好的扬声器不能在任何环境底下充分地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换言之,它只能在整个音响空间的某一处理想地带才能发挥至最佳状态。
|
|
CANARE4S12超值喇叭线 |
文·【SAM】 |
几天前又把Canare 4S12导线介绍给Virgil CD的Alan,他也同样叫好,过后还自动削价予我所认购的CD以示感激,看来介绍此线,确实是功德无量啊!
|
|
发烧之旅出血记 |
文·【许统原】 |
在Europe前后呆了二十多天,结算一下花费,单在瑞士和英国就花掉了差不多一万新元在买唱头、唱片和发烧零件上,算是大出血,回来后我又要开始啃面包过日子了。
|
|
缘分极重的SL600 |
文·【SAM】 |
具双重性格的SL600,就有如一匹难于驯服的野马,许多人在未经细心雕琢之前,就盖棺定论,把600往二手商里推,正是把宝钻当石头,除了说“无缘”之外,What can I say?
|
|
玩家随笔 |
文·【甲乙丙.丁】 |
最近最为无憾的是自制了些电源线,而其“贡献”出来的声音也令人满意。个人觉得此线好过不少三、五百元的电源专用线,而且价钱又如此便宜。
|
|
级进式衰减器 |
文·【许统原】 |
许君是众多炮友之中具有科学精神的一位,由于其专业的关系,有机会接触及应用各种现今的测量仪器,同时也有机会周游列国Shopping,如果你闲来喜欢自己动手进补,许君的专栏更是非读不可!
|
|
怎样赌一付烂牌 |
文·【SAM】 |
对于一般的打工级Hi-Fi友,好牌是一种奢望,除非是他买的4D开出Do-Re-Me,不然他还是得学会怎样应付烂牌,在二手货堆里打滚,希望以最低的代价创造出最聪明的玩法,搞得好也算是高手!
|
|
越洋买牛记 |
文·【许统原】 |
我左手拉着太太,右手则死顶着牛,急忙混在人群里,走过机舱后,我才松了一口气,那时我已经冷汗直流,全身无力把软坐在座位上,我终于成功闯关回来了。
|
|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文·【钱得山、顾克生】 |
中国有句成语,谓之“声色犬马”,可谓是中国古代对娱乐的概括。且把“声”列为第一,非常有理,“声”,即音乐,能够震撼人的心灵,也能够熨抚伤痛的情感。
|
|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易大将军 |
文·【希音阁主】 |
“不要理性地去欣赏音乐。把自己限制起来,界定在某种音乐里,那样会营养不良。”关于听音乐,老易如此布道,这也是他录音的原则。
|
|
鹤发童颜论音响 |
文·【顾维薇】 |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想拥有一套好器材是我少年时的梦想。年轻时,生活艰苦,一人要做三份工,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买Hi-Fi简直是奢望!”黎先生感慨万分地说。
|
|
音响调味料 |
文·【杨金成】 |
现在,发烧烧昏了头,把大笔金钱不断地向音响厂家进贡,银行储蓄的数目却每况愈下,更甚的是,人一“猫”起来就只听古典或爵士音乐,对其他歌曲嗤之以鼻。
|
|
水晶钉之梦 |
文·【发烧光】 |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回我可真学乖了,认认真真地重新做了一块新“金字塔”,然后浸一日、听一日,不仅每天做记录,还逼一班潮洲籍死党一起测试。
|
|
天才初哥 |
文·【顾维薇】 |
“天才”少,能见到“天才”的机会更少。所以,本小姐为了造福广大读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厚着脸皮直冲三巴旺去也。
所谓勇者无惧,就是这种Pattern。
|
|
Mini Disc知多少 |
文·【黄匡宗】 |
流行音乐通常过了几个月,便不会再有兴趣听,Mini Disc读写一百万次的功能就有用了:去旧迎新!
|
|
你是我的唯一 |
文·【顾维薇】 |
聆听环境对音响器材的影响重大。一套昂贵的高级器材在恶劣的聆听环境里会发出令人掩耳而逃的噪音不足为奇,一套中等的音响器材在理想的环境里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也比比皆是。
|
|
发烧小心得之三 |
文·【白水】 |
聆听环境对音响器材的影响重大。一套昂贵的高级器材在恶劣的聆听环境里会发出令人掩耳而逃的噪音不足为奇,一套中等的音响器材在理想的环境里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也比比皆是。
|
|
摩机的艺术 |
文·【Ignatuis Chen】 |
摩机须要耐心和毅力,读者在几经尝试后,一定会对各种零件的音质有所认识。在摩尽胆机零件后,可去尝试更换线路设计,进一步发挥手中旧机的潜力。
|
|
再访兀兰第一烧 |
文·【顾维薇】 |
二年前,本刊曾报导过号称兀兰第一烧的阿文,阔别二载,阿文是否“烧”劲依旧?“烧”功是否更上一层楼?随着兀兰发烧人才辈出,阿文还能稳坐发烧第一把交椅吗?
|
|
环保先锋Hi-Fi Man |
文·【K.K.】 |
Hi-Fi Man不知从哪本天书偷师,说可以用最不花钱的方式玩出最Hi-End的声效。于是,他四处环保,把一大堆破棉褥、破枕头、鸡蛋盒、大砖块等垃圾带回家当调校配件,害得他老婆差点离家出走。
|
|
发烧小心得之二 |
文·【白水】 |
聪明的读者,你要“生”还是要“死”?抑或是要“半生半死”?记住,“半生半死”的代价仅$250,要“全死”的代价也不过是$500,实在是太便宜了……
|
|
发烧随笔 |
文·【阿妄】 |
玩音响器材,丰俭由人。普及型器材有普及型玩法;高级型器材有其高级玩法,各得其所,井水不犯河水。
|
|
古董器材VS现代人 |
文·【顾维薇】 |
玩Hi-Fi不是参加大奖赛,并不是一定要拥有叫价万万声的器材才甘心,如果您觉得自己的器材已令您享受音乐,带给您生命的感动与启发,这已是功德圆满。
|
|
阿奇发烧外传 |
文·【大可】 |
阿奇像许多发烧友一样,终于从合并机的日子走向分体,但是阿奇有钱买机却没钱买线,怎么办?
|
|
你够胆玩吗? |
文·【Ignatuis Chen】 |
怀旧爱好者多数年青时代与胆机有过一段缘,曾醉心于它的醇厚靓声,在几个不眠的夜晚,几乎可以从胆中徐徐燃烧的火焰看到音响讯号在各级里放大…… |
|
道听途说发烧记 |
文·【路人】 |
直到有一天,健壮如牛的Krell无缘无故地一翻白眼,四脚朝天、蒙主宠召去也。蔡先生大喜,终于找到换器材的藉口!于是手握三万大洋,大摇大摆地上路。 |
|
Hi-Fi的魅力 音乐的魔力 |
文·【顾维薇】 |
只要假以时日,这套器材一定会发出光芒,我们期待有一天,阿Heng会再次邀请我们聆赏他的组合,那么我一定把那时的文章题目取名为“钻石组合”。 |
|
发烧小心得 |
文·【白水】 |
我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兹将一些能改善音响器材或聆听环境而花费不大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也使大伙儿多了一个购买“视听艺术”的藉口。 |
|
劲风起 战鼓擂 |
文·【杨金成】 |
说实在的,数码与模拟,双方各有拥护者,就好像您安排两位宿怨已深,但却分别是当今世上跑得最快的田径好手与游得最快的泳将比赛,该安排什么项目让他们公平竞逐、比个高低呢……? |
|
我和MC 7500的缘分 |
文·【阿炳】 |
虽然自己的手头也很吃紧,可是回想起上次买不成Goldmund Mimesis PH 01而猛捶心肝,无心工作,我告诉自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MC 7500买下来不可!而且千万不可让老婆大人发觉,否则...... |
|
大观圆里的Hi-Fi |
文·【顾维薇】 |
我和老编提早来到何府。步过潺潺作响的喷泉庭院,即登堂入室,几疑自已走错了地方,来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
|
卧薪尝胆 |
文·【许统原】 |
古时,越王勾践也爱在厨房睡觉——卧薪尝胆,后光复山河;今时,我被迫卧薪“藏”胆,希望能激励各位为Hi-Fi事业奋力拼搏。 |
|
发烧英雄传之双重避震 |
文·【发烧光】 |
正当我们还沉浸在美妙音乐中时,老怪已三下五除二地扫回所有“宝物”,逃之夭夭,只留下我们无奈地咬牙切齿:“老怪,你别得意太早,总有一天我们要取你的命,不,是取你的胆!……” |
|
海阔天空 知足长乐 |
文·【阿炳】 |
当你有缘物色到心中最理想的器材时,千万别走宝,不然后悔莫及. |
|
神秘声响 |
文·【许统原】 |
一拿起听筒,便听到一阵阵奇怪的鸣叫声,接着是,“统原,是你吗?我是阿成,快来救我……!”三更半夜接到这样的电话,吓得我冷汗直冒…… |
|
家庭影院之液晶电视 |
文·【谭泽江】 |
讲究时尚潮流的读者,相信会钟情于体型纤薄的电视。目前,市场上就有LCD及等离子电视(Plasma TV)两种可供选择。但不同牌子的同类产品多如牛毛,令人感到眼花缭乱,不知何从下手?
今天,且让我们从液晶电视谈起。
|
|
片片情深 |
文·【杨金成】 |
九十年代初,香港掀起一股怀旧风潮,百代与宝丽金公司有意重出旧歌,可惜母带却残缺不全!万般遗憾之中,一名旧唱片收藏家,无条件地给予他们慷慨协助!此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郑继炳. |
|
Hi -Fi man奇人奇事 |
文·【K.K】 |
Hi-Fi Man常向老婆吹擂:“天书上的高级胆机真是了得,只可惜机价是天文数字!”其妻听得不耐烦,答道:“好了,好了!我要去煮饭了,改天我有空,生一架Jadis给你!” |
|
小喇叭中的大天地 |
文·【阿狂】 |
如果有一对小喇叭,即能发出愉快的音色,又能爆发出天打雷劈的低音与震撼性的气势,岂不左右逢源哉?真有这样的一对小喇叭吗?既有令人赏心悦目的音色而又不需大力机王,能够带给我们震憾性的音效…… |
|
有“胆”千里来相会 |
文·【黄匡宗】 |
Flea Market的好玩之处就是永远都不知道会碰上什么!若要避免"走宝",用比平常敏锐百倍的眼光一路搜寻,漫天开价就地还钱……能不能遇到NOS(没用过的古董管)就要看你的运气罗! |
|
恶碟龙虎榜之十大恶碟 |
文·【林子贤】 |
何谓恶碟呢?我给它的定义是:对音响系统要求极高的一流天碟。如果您的器材普通,它会使您误以为录音恶劣,只待有朝一日,您的Hi-Fi体系重播水平突飞猛进,自然能体会到它伟大及不平凡之外。 |
|
浅说真空管 |
文·【杨伟鑫】 |
发烧友恐怕没有不知道胆机的,但是对胆机内的真空管究竟如何运作,使胆机将音乐声推得温暖完美,恐怕知之不多了。本文将让你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
从Valve说起 |
文·【Jonathan
Wong】 |
Ongaku的价码分明是“白日打劫”,但人人听后都说物有所值。我当时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目瞪口呆,极难相信当时营造的幻象。以往热爱的各个放大器,已全打入十八层地狱。 |
|
老Hi-Fi的心路历程 |
文·【顾维薇】 |
一曲既毕,座下有人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Jay、Steven和Thomas三人交叉双臂,站在皇帝位后面,凝肃而立,享受震撼人心的冲击,霸占了皇帝位的老编忍不住又再Order一首。 |
|
玩“喇叭花”的男人 |
文·【顾维薇】 |
陆先生回忆起与“喇叭花”甜蜜的邂逅,露出一付陶醉的样儿:“这一晚,我几乎失眠,心中懊恼不已,第二天都没心思做工,一下班就飞车赶去,生怕它被人抢去!” |
|
故乡行 |
文·【罗宾唐】 |
一条以银拉出来的单支导线,身型细小如粗身“面薄”,老编却说这是“珍品”!令人难以置信!我猛催老编快点把PAD
Colossus撤换下来,让我见识一下这条“国产”纯银线到底是龙,抑或是虫。 |
|
发烧音响开悟记 |
文·【谭泽江】 |
经过了无数个抱着喇叭满场飞的晚上,以及三次大事装修发烧房之后,罗先生开始怀疑究竟是他玩音响抑或是音响玩他?心中暗忖:如果再次更换喇叭,难道又重新装修发烧房? |
|
我爱Utopia |
文·【顾维薇】 |
接边听了几张碟,我忍不住在心中第三次叹气!我已爱上Utopia,可惜却无法据为己有!老编听了我的Story,自恃刀枪不入,带了一帮死党亲自下去会Utopia,不料…… |
 |
夜半歌声 |
文·【顾维薇】 |
赶紧抓了采访包,拿了录音机,一个箭步冲出编辑部,刚出玄关,脑海里却闪过一幕幕恐怖片中地下室的情景:漆黑、怪味、唱机忽然跑调、一只眼睛发绿的老鼠“嗖”地窜过,脱链的木门吱吱作响…… |
 |
留英发烧杂记 |
文·【Jonathan
Wong】 |
大英帝国近年来国力衰弱之快,非局外人所能了解!在英国通常要吃些好一点的食物都有问题!话虽如此,这大国地灵人杰,鬼才济济。洋佬脑筋转得很快,虽然穷却也有办法给自己弄套系统,这就是现在流行的DIY——Do
it Yourself是也! |
 |
我与QUAD
ESL-63的一段缘 |
文·【阿狂】 |
当不成和尚,我无悔。心想随地是缘,且在花花世界中浮沉。一则享乐,二则万流归宗,万一在乐极未生悲之前有所领悟,立地成佛,岂不妙哉?一念至此,当下作了两个重大决定。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我一一道来。 |
|
情到浓时转为薄——我的喇叭情史 |
文·【阿狂】 |
发烧好比恋爱,一头扎进去,就全身心地投入,直教人生死相许。然而人所共知,爱情这东西不长久!我的Hi-Fi历程就是一个发烧友不断移情别恋的写照。 |
|
发烧岁月原是梦 |
文·【阿狂】 |
有了一套Hi-Fi,就能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你以为啦!且听我细说从头,让你知道无数次鲤鱼跃龙门后还是鲤鱼,凤凰经火洗礼后变成“烧鸡”的故事...... |
|
发烧房,看招! |
文·【阿柯】 |
择了个吉日,我的发烧房隆重开声。不料声破如劈竹,整个发烧房轰轰作响,我老人家脆弱的耳朵不堪躏蹂,只得拉开房门落荒而逃!但我老人家自小被称为“天才神童”,我就不信“搞拒唔掂”! |
|
三年……何止害我三年 |
文·【阿柯】 |
不要以为头发花白,年高德昭的人就可以把持得定。那是因为你没有遇上令你怦然心动的!我老人家当初意志不坚,搞到如今全家上下天怒人怨,都怪当日那位存心不良的外甥,将我引入歧途…… |
|
香港“踢馆行”记趣 |
文·【Sam】 |
听完此曲之后,所有原本练就金刚腿的“踢馆团”成员全部脚软,差点要劳动老易召来轮椅。 |
|
我的第一套宝贝系统 |
文·【顾维薇】 |
年青时,对“第一次”心中总是充满狂喜,比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拿薪水、第一次拍拖、第一次来新加坡……,随着年岁渐远,所有的第一次皆成往事。 |
|
神州大地发烧记 |
文·【出外人】 |
我以前的老板对我说,我们每天应酬客户,天天吃鲍鱼、鱼翅,偶尔没有应酬时,到咖啡店或小贩中心要一碟炒福建面,再加上一杯浓浓的咖啡乌,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所以...... |
|
多只香炉多只鬼? |
文·【林子贤】 |
话说二十几年前,我刚踏入五花八门的Hi-Fi世界,有幸结识了一位启蒙师傅Paul
Leong。 |
|
PHILIPS产品发布会 |
文·【谭泽江】 |
一年一度的Philips消费电子产品发布会,今年四月在曼谷举行。 |
|
烧游记之发烧龙门阵 |
文·【H
K Lee】 |
我也把两个小女儿挤在一间睡房,腾出一个小房间充作发烧房。 |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文·【小杨】 |
这回在新加坡小住了三天,经过了五套音响系统的洗礼,我和陈君都深感不枉此行。 |
|
发烧神经榜 |
文·【阿狂】 |
在多如繁星的器材中,还有一些却历久长青,时至今日还被发烧友供奉膜拜。 |